管理会计看:小米年收入2000亿元背后的“饥饿营销”!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CMA
发布时间:2020-03-24 11:27
阅读:2563次

作为中国的头部手机厂商,小米在 2018 到 2019 年间在印度市场中持续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小米已经成为印度销量最高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其年营收达到了 50 亿美元。
作为互联网企业中的翘楚,小米的营销思路不同于一般传统企业。
小米进入消费电子领域的十年间,在营销上的表现令人瞩目。否则,也不会在十年间规模就超越很多传统企业,甚至还有过2013年雷军与董明珠的10亿赌约。
可见,小米在营销上确实不一般,让传统企业望尘莫及。
饥饿营销背后的经济学
小米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高超营销手段,就是“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是指企业或者卖方有意控制产品供应的数量,以期达到货物的供不应求 “假象”,从而通过调控供求关系,激发用户购买的欲望。
从CMA管理会计角度来说,饥饿营销其实利用的是供需理论,这是一个经济学的模型,是说在竞争性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的相对稀缺性,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与产量。
小米推出新品即通过调整产量来控制供求关系,达到供不应求、一物难求的局面,以打造产品形象。低供给高需求,造成了米粉们的疯狂。
除了供需理论,我们还可以从“利润=价格-成本”这一公式出发进行思考。
想要提高利润,可以提高价格,也可以降低成本。
核心放在前者,就是如何提高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获得高利润。而核心放在后者,即如何优化成本,获得高利润。
相比苹果积累几十年的品牌效应,小米走的是优化成本的路。雷军曾在自传中说到,“乔布斯是神,苹果公司是不可复制的。”因此,他理性选择“绕路而行”。
小米公司让手机使用者直接参与到小米产品的研发与测试,借力“饥饿营销”。
凭借着饥饿营销,小米把关键成功因素都完成了,那么这个企业没有不成功的理由。
从管理会计角度看饥饿营销
2月13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团的收入预期超过人民币2000亿元,研发费用预期约为人民币70亿元。
亮眼数据的背后,“饥饿营销”起了什么作用呢?让大咖讲师为你细细道来!
本期直播课看点:
01 小米的“饥饿营销”解析
02 “饥饿营销”的利润点在哪里
03 “饥饿营销”背后的经济学真相
04 管理会计在企业当中的应用
2022年CMA最新资料包领取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