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看点:产业互联网趋势下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
文章来源:CMA官方订阅号
发布时间:2022-01-27 09:45
阅读:424次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要推广新型商业模式,鼓励轻工企业加快模式创新,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构建具有新零售特点的“商品+服务+文化”组合,联合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延伸拓展,建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层次连接,形成基于数字决策的智慧营销模式,提升销售质量;鼓励发展C2M、B2M等新型商业模式,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消费者个性需求,实现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融合对接,推动传统制造模式向需求驱动、供应链协同的新模式转型。
目前,我们正在由消费互联网时代向产业互联网时代转变,传统的生产、销售、流通、融资等流程都将被重构,同时还将提高跨行业协同的效率,实现传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如何借助互联网工具建构成功的商业模式,成为“互联网+轻工制造业”大背景下企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确立模式创新要素。想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首先要了解新的市场需求,一是有什么机会满足顾客真正需求;二是设想组织如何在有利润的情况下,满足顾客需求;三是比较现有商业模式与新的市场需求对商业模式变革的要求,察觉需要改变多少才能把握机会,满足顾客真正需求。一般而言,商业模式应具备顾客价值主张、关键资源、关键流程与获利模式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有如企业经营的基石,成功的企业能够设计比较稳定的系统,让这四个要素以一致的方式实现有序联结,共同创造价值。
以价值经济为主线。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以“价值经济”为主,一是通过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来创造经济价值,促进生产与消费的直接联系,减少代理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二是扩大市场客户规模实现经济价值,把企业为导向的模式转向以用户为导向的个性化设计,强调客户的参与度,尊重客户个性化需求,通过互联网与用户建立关联。
以用户需求挖掘为核心。首先,在信息获取方面,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建设,与用户进行面对面零时滞沟通,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在产品流通环节,通过网络化营销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例如自建垂直网站,或借助公共网络平台,对于已经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传统制造企业可以建设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可以减少渠道环节、降低销售费用,更可以和顾客建立直接联系,进而细分客户群体,精准开发差异化、个性化产品。在生产制造环节,智能制造是制造企业生产环节转型的必然趋势,包含了智能控制、网络化制造、机器人生产、柔性化生产等多种形态,可以是一种形态,也可以是多种形态的综合,这本身就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容,可以构成企业的关键资源或关键流程,进而形成企业的盈利模式,既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也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收入大幅提升。
树立“大数据思维”。企业管理者是驱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大数据与商业模式的“粘合剂”,管理者需要改变传统管理观念,树立“大数据思维”,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大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及相关技术的投入,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重视对人才的培育;另一方面及时调整自身的组织架构、内部制度及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提升知识传递、共享、利用的效率,以提供对大数据与企业资源及动态能力之间融合的支持。同时,由于大数据的价值往往是通过嵌入到企业的资源基础及动态能力当中,需要通过维持更强的资源基础及动态能力来保障商业模式的创新。另外,也要注重培养对机会与威胁的洞察力、依靠数据分析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提高相应的预警和防范能力。
构建企业虚拟化流程。产业互联网发展中的企业虚拟化就是将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虚拟化,在采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以新的技术方法将企业生产中的物质要素,通过软件应用程序实现连接,采用物理的分析法、预测算法,以及关键学科的专业知识来构建机器与大型系统的运作系统;连接各种工作场所的人员,以支持智能化的设计以及高质量的服务。同时,保留企业最重要的运行机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资源整合,保证企业在整条生产线上的输入和输出得到最大的优化。
优化企业业务模式。面对当前新冠疫情,一些企业受其影响严重,更应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业务模式,聚焦于新业态,增强企业韧性。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消费者数字化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与应用场景的结合,深度剖析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并迎合消费者消费行为,有效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利用数字技术实现降本增效,提升发展的绩效和市场竞争力。
注重外部商业生态构建。大数据推动制造型企业外部价值网络不断拓展和重构,形成了基于用户和利益相关者全面参与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售后”一体化的全链型商业生态圈,其商业模式创新依赖于对外部商业生态系统互补性资产的获取。因此,企业需要参与并利用其所在的商业生态系统,积极与其他成员建立起互惠共生关系,识别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或角色,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应该完善对平台及相关成员的治理,增强企业与新兴要素及组织的互动,建立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和分享规则完善企业信息分享平台建设,实现企业间和企业内信息互联和共通,加速跨界融合和资源共享,激发平台形式和功能的多样化与复杂化,促进商业生态伙伴及要素的合力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作用。
建立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应将防范重大风险与创造利润排在同等重要位置,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应急管理机制,在缩减危机环节有效做到风险评估与系统优化,避免出现面对危机措手不及的现象。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注重对员工处理危机的培训与演习,确保即使遇到不可预估的重大公共危机时,也可以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保证企业正常运营,满足用户需求,从而保持企业面对危机依然保持现金流稳定,可以有效控制企业成本结构。另外,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新旧商业模式更替还可能导致一定的“摩擦”与“排斥,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风险的敏感性、判断的准确性和决策的前瞻性。
参考资料
解析投资《C2M市场研究:渗透率仅为4.1%,电商巨头加速新赛道布局》
《新冠疫情冲击下传统零售企业的困境与商业模式创新》作者:李庆满、阎秀丽(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出处:《商业经济研究》2021年第3期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以制造业企业为例》作者:孔凡柱《中国商论》2017年第20期
相关阅读:【CMA看点:苏泊尔1元股价股权激励惹争议】
2022年CMA最新资料包领取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Tanja

CMA会员,CIMA会员,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多年德国工作留学经验,5年CMA教学经验,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又不失幽默亲切,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上课带动性强,善于举例与互动。讲解逻辑严谨,公式推导清晰,学员理解轻松。归纳总结清晰,授课有方,学员快速记忆。考点把握准确。以“用一生的精力上好一堂课,启迪一代人的心灵”为教学理念,教学班级CMA通过率超过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