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财管考点:营运能力比率指标分析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1-11-09 17:20
阅读:964次

前面介绍了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营运能力比率指标。
营运能力比率是衡量公司资产管理效率的指标,有三种表示形式,即周转次数、周转天数以及资产与收入比。
营运能力比率指标有哪些?
营运能力比率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营运资本周转率、非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营运能力比率各指标如何计算?
1、应收账款周转率
概念: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率,有应收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以及应收账款与收入比三种表示形式。【点击免费下载>>>更多财CPA相关资料】
计算公式:
①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指标解读: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表明1年中应收账款周转的次数,或者说每1 元应收账款投资支持的营业收入。
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指标解读: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称为应收账款收现期,表明从销售开始到收回现金所需要的平均天数。
③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营业收入
指标解读:应收账款与收入比,表明每1元营业收入所需要的应收账款投资。
注意:
1、营业收入取值问题:理论上应使用营业收入中的赊销额,不用全部营业收入。
2、应收账款取值问题:
①各月变动不大时,使用年初和年末的平均余额。
②各月变化很大时,使用多个时点的平均余额。
③若坏账准备的金额较大,应进行调整,或者使用未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进行计算。
④应收账款应为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合计数。
经济意义:
①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并不是越少越好,要结合信用政策进行综合考虑。
②应收账款分析应与赊销分析、现金分析相联系。
2、存货周转率
概念:存货周转率是营业收入与存货的比率,有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周转天数以及存货与收入比三种表示形式。
计算公式:
①存货周转次数=周转额/存货
指标解读:存货周转次数,表明1年中存货周转的次数,或者说明每1元存货投资支持的营业收入。
②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
指标解读:存货周转天数表明存货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也就是存货转换成现金平均需要的时间。
③存货与收入比=存货/营业收入
指标解读:存货与收入比,表明每1元营业收入需要的存货投资。
提示:
①如果为了评估资产的变现能力,周转额应采用“营业收入”。
②如果为了评估存货管理的业绩,周转额应采用“营业成本”。
经济意义:
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少越好。存货过多会浪费资金,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转需要,需合理权衡出最佳的存货水平。
3、营运资本周转率分析
计算营运资本周转率,严格意义上应该使用经营营运资本,即经营性流动资产减去经营性流动负债的金额,对于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超额现金等非经营活动必需的项目应该剔除。
4、非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主要用于投资预算和项目管理分析,以确定投资与竞争战略是否一致,收购和剥离政策是否合理。
5、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的驱动因素分析,通常使用“资产周转天数”或“资产与收入比”,不使用“资产周转次数”,即
总资产周转天数=∑各项资产周转天数
总资产与收入比=∑各项资产与营业收入比
推荐阅读:【注会财管考点: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有哪些?】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Geoffrey

会计学博士,CICPA会员,中国税务师(TA)会员,天津市青年后备人才,ACCA中国资深教学顾问(TUTOR GURU),有十数年高校财经一线教学经验,学术与实践并重,授课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清晰,教学注意细节,擅长讲透原理。讲解方式幽默,深受学生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