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管理会计:经营分析 VS 财务分析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1-08-27 11:50
阅读:1310次

业财融合大趋势下,随着企业财务转型发展,传统的财务分析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精细化运营的需要,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财务分析开始向经营分析转型。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包括很多的财务主管、财务总监,都不能理解自己做的财务分析和经营分析有什么区别。
经营分析说白了不就是财务分析吗?企业里已经有了财务分析,为什么又单独提出来经营分析的概念?经营分析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又有什么不一样的?
经营分析和财务分析的关系
其实经营分析和财务分析,是分不开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下面3个角度去理解。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财务人员在做财务分析的时候,不能光看一个财务指标,要去结合业务的实质。当财务分析深入到业务一线的业务实质,理解了数据背后的故事,就是延伸到了经营分析。【点击免费下载>>>更多CMA学习相关资料】
而经营分析的起点,是从业务出发,最后落到财务分析上。做经营分析,就必须要有能力把分析结果抽象化到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上,因为经营分析人员向上汇报的时候,其实是落到了财务数据上。
举个例子,某一制造业公司一个旧客户丢失,下级人员向经理汇报情况。
小王:“有一个旧客户购买了竞争对手的产品,下半年的任务可能会完不成,我们需要重新开拓新客户。”
小李:“有一个旧客户购买了竞争对手的产品,导致下半年的营业额跌1%,利润跌20%。”
如果按照小王的说法,只说丢了一个客户,经理会想:“我有100个客户,我还差这一个旧客户吗?”但是,如果按照小李的说法,这个客户的丢失造成了利润跌20%,经理又会怎么想?
这就是经营分析。如果你不会把分析结果落到财务指标上,不向领导汇报对收入的影响是多少,对利润的影响是多少,你就不能引起领导的重视,那你需要的资源和支持,就很难赢得。
所以经营分析跟财务分析的第一个要点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你做财务分析的时候,你一定要逼着自己去了解业务实质;当你做经营分析的时候,你一定要去思考这件事情给公司财务方面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经营分析是财务分析的专项分析
财务分析是发现问题,而经营分析是就财务分析的问题,进行的专项分析。
财务分析是有固定的格式和内容的。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不论行业,财务报表的指标比率都是有一样的标准公式。而经营分析没有,因为经营分析是针对财务分析发生的问题偏差,重大偏差做的专项分析。
举个例子,某企业的运费超预算。假设运费比收入,预算7个点,但实际情况是9个点,超过了预算偏差。再看利润表,发现销售没问题,毛利润没问题,销售费用也没有问题,就只有运费超预算。
那这个时候做经营分析,就不再需要挨个进行分析了,只需要针对运费这一个问题点,去做专项分析。
经营分析解决问题
财务分析是发现问题,而经营分析解决问题。财务分析比较偏向于后台运作,发现问题之后汇报,不负责解决问题。因为大家普遍的认识里,解决问题是业务人员的工作。但是经营分析不一样,如果经营分析不负责解决问题,那经营分析前面做的所有工作都是白做。
我们实际在做经营分析的时候,第一步收集数据,然后针对数据差异做访谈,访谈结束之后进行验证,验证访谈人员的语录是否真实或者是否全面。做这些事情的过程,就是发现真正的原因,或者说找到问题根因的过程。
找到根因之后,我们需要和业务人员一起想方设法找到对策,解决问题。这些事情做完之后,才能形成经营分析报告,才算完成了经营分析。
本文来源:管理会计汇
2022年CMA最新资料包领取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Merian

CMA会员,持有基金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IMA管理会计案例大赛评委,北京大学会计硕士 加拿大维多利亚商学院MBA项目访问学者 30年国企、民企、管理咨询机构工作背景,涉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税务筹划,投融资管理、上市财务梳理,以及战略管理、商业模式梳理等管理咨询工作;CMA授课方式灵活多样,逻辑清晰,生动有趣,专业与幽默相结合,逻辑清晰中带有趣味性,能将案例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融入教学过程,让学员可以学以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