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会所审计职场避雷经之八:与客户相处,应对“刁蛮”有道、资料随要随到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1-02-01 16:59
阅读:1721次

审计可不是审计师自己闭关修炼就能做成的,审计师做的是检查审核工作,需要客户(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才能开展审计工作。正因如此,不管是刚毕业刚入行的“小鲜肉”,还是已经历练有成的“老油条”,和客户打交道、要资料,都是每个审计师的必修课。
但是,我们所面对的客户财务人员中也有很多从事务所“毕业“的前辈,他们从事审计工作多年,深谙审计之道,带着经验跳到甲方企业任职财务人员,这类财务人员往往是刚入审计职场的新人最怕的。
每次和他们要资料,难免面对来自他们刁蛮的“灵魂三拷问”:
“你拿这个资料是做什么程序用的?”
“这个资料去年没拿啊,为什么今年要拿?”
“我也做过审计的,我觉得你拿这个资料没用啊,为什么拿?”
面对这些拷问,我们必须想好对策,否则不但资料要不到,更可能落得一个“不专业”的名号。
本期雷区
场景:
你为了对某一笔收入进行测试,需要和客户拿这笔收入的明细进行抽样检查。你来到客户的财务室,找到财务主管,当你和她提需求时,她上来就回怼你一句:“这个明细你们去年也没要过啊,我觉得你拿了也没啥好测的,我就不提供了啊,我今天还有其他事情忙。”这时,不管你和客户争执,还是屈服于客户,都是砰的一声踩雷!
为何踩雷
(一)屈服——违反审计准则
我们的审计准则里有这样一句话:“审计中的困难、时间或成本等事项本身,不能作为注册会计师省略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或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的正当理由。”这意味着,即使客户再刁蛮、再不配合提供资料,只要这个资料是审计不可或缺的,我们都应该想方法获取,不能随意地屈服于客户。
(二)争执——不利项目推进
正如这次文章开篇说的,审计工作的推进有赖于客户前端提供的资料,如果不计后果地和客户起争执,伤害彼此感情,后续获取资料只会更加困难。审计师的立场确实是比较尴尬,因为审计师并没有法律赋予的搜查权和强制力,而客户内部资料的来源单一,只能和客户的财务人员获取。因此采取硬碰硬的方式,只会把这唯一的来源堵死,使审计师一方更加吃亏。
如何避雷:
(一)熟谙会计、审计准则
当客户和审计师双方意见产生分歧时,最靠得住的就是准则。准则是衡量会计、审计行为是否合适的准绳,若我们熟练掌握会计、审计准则,在客户质疑某些资料是否需要、某项审计调整是否正确时,我们就可以搬出准则支持我们的观点,使客户心服口服,提供必要的资料给我们。
(二)程序资料,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审计不是像机器人一样默默执行上司交予的任务,拿资料也不是单纯提需求拿到手就好,更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拿这些资料、资料的获取是否有必要、是否真的需要客户和自己都付出时间精力去准备、复核。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面对客户的质疑,才能使审计资源用在刀刃上。
(三)对客户不可过度服软
客户也有其应对审计师之道,如果本年度审计师服软,应允客户可以不提供资料,那么在下一期审计的时候,客户就可以搬出那句经典的:“去年没拿为啥今年要拿?”为了使我们自己以后的立场不变得尴尬,应对客户的质疑时,我们不可过于妥协,否则也不利于后续工作中掌握获取资料的主动权。
客户虽刁蛮,但我们也自有应对之道。作为审计职场新人,我们既要自信、也要谨慎。在遵守准则要求底线的基础上,充实自己的学识、技能,掌握恰当的沟通艺术,能够让审计工作的推进更加有效。
2022年ACCA最新学习资料包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ACC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Catherine

ACCA会员,澳洲新西兰皇家会计师协会ACA会员,曾任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商业&税务咨询,参与过世界头部企业税务筹划和抗辩案例,多年新西兰事务所会计&税务咨询及金融工作经验。 6年+财经培训经验,现任多所知名高校ACCA/CPA/CMA方向班特邀讲师。温柔耐心,逻辑清晰,亲和力极强,崇尚清新和技巧型风格,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掌握知识点和考试技巧,在国外国内多地的经历让授课更加立体生动,善于将中外税法串联起来,同时传授实务经验,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学生介绍实习工作;是学生眼中的成长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