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会计三者的区别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0-10-29 15:40
阅读:3092次

很多的财务工作者应该都知道,成本会计是夹杂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当中的一个职能岗位,但是如果让你说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有什么区别?在企业发展与生产过程中,如何区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又有什么区别?想必很多同学都回答不出。别急,今天小博就帮你理清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三者的关系,打消你的小问号。
首先我们要明确成本管理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同的成本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因而得出成本的涵义是由它所服务的管理目标决定的。而财务会计则主要是为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所以在财务会计中,成本是根据财务报表的需要定义的,受到外部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由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来规范。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强调成本的计量属性,认为成本概念必须是可计量和可货币表示的。财务会计学认为成本是指取得资产的代价,或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支出。
但是你知道吗,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通常有以下缺陷:
1.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是面向过去的,象征着已发生的成本,而不能对未来财务信息做出合理的预测。
2.财务会计主要从核算的角度来运用成本,强调将收入与其相应的成本相配比,一些不能在现阶段产生收益的成本研发成本、设计成本等这些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关的成本都不能正确的核算。
3.因为财务会计强调成本的可计量属性,这点在之前的文章中小博也有提及,现实企业经营中会存在许多不可计量的潜在成本,如机会成本都不能包括在内。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主要是指产品成本,而管理会计的成本概念是多纬度的。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是为了经营决策服务,在“不同目的、不同成本”的指导下,作业成本、产品设计成本、机会成本、质量成本、责任成本等都是管理会计成本概念所包括的内容。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1.会计主体不同:财务会计往往只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而管理会计主要以企业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主体,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管理更为突出,同时兼顾到企业主体。由此可见管理会计的责任主体更具体些。
2.基本职能不同: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在于为企业外界利害关系集团提供会计信息服务,方法和程序是固定的,采用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主要为股东、债权债务人、政府主管部门,履行反映、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属于典型的“报告型会计”。但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内部管理系统,其工作侧重点往往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且其不受财务会计“公认会计原则”的限制和约束,适用的方法灵活多样,工作程序性较差,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获取数据,为责任主体制订工作目标,控制责任主体的行为。注重管理过程、结果对企业内部各方面人员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按照企业经营目标而努力工作,起作企业向导功能,主要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属于“经营型会计”。
3.信息特征不同:财务会计在对外公开提供信息时,其载体是具有固定格式和报告日期的财务报表,也就是说其从形式上是有明确约束的。而管理会计信息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上文说过财务会计信息则大多为过去时态)。故管理会计大多难以有统一格式、固定的报告日期,常见为不对外公开的内部报告作为其信息载体。
看完本篇文章是不是瞬间就对这三者有了一个明确的观念啦,就是不知道各位财会小可爱想要成为其中的谁呢?是专项服务管理目标的成本会计?还是就显性成本做出报告服务的财务会计?亦或是站在企业管理层运筹帷幄的的管理会计?无论哪一个,小博都能从中看到一个不断向上,试图变得的更好的励志身影,也希望大家都可以得偿所愿哦~
2022年CMA最新资料包领取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Andy

ACCA资深会员,CICPA会员,具有27年以上的财务管理和税务领域工作经验,曾先后就职于国家税务机关、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拟上市公司及世界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等各种类型的企业。曾荣获首届“全国税务征管能手”荣誉称号,既具备扎实的经济及财税理论知识,又在该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中外财税理论及法规具有深刻的理解;培训课程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实用性强,总能从独特的角度对财务税务问题进行剖析。善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授课通俗易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