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FRM® > 学习指导 > FRM®金融小课堂:“A股入摩”究竟意味着什么

FRM®金融小课堂:“A股入摩”究竟意味着什么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0-04-29 17:19

阅读:1802

今天我要重点回答两个问题:

一个是关于最近最大的金融热点,中国A股“入摩”的事情。另外一个就是关于衍生品的社会价值问题。

叫我景同学:

A股“入摩”是不是意味着A股融入了国际金融,对A股有反馈和修正的作用呢?

从长期来看,A股被纳入MSCI指数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和未来我们在股市的投资收益也会密切相关。所以今天我首先帮你弄清一下什么叫做MSCI指数,然后我再给你分析A股纳入这个指数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MSCI指数呢?MSCI的英文全称,是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翻译成中文就是“摩根斯坦利国际资本公司”,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明晟公司”。这个明晟公司是干什么的呢?它是专门替顶级的投资人,向超大机构、超级富豪的家族基金选股的,它管理的资金一共有12万亿美元——12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占到全球股市总市值的六分之一左右。

这个公司旗下有一系列的指数,叫做MSCI指数,对全球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起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所以一个国家的股票如果被纳入MSCI指数,也叫“入摩”,就意味着这些股票会进入全球顶级大机构的投资篮子里。所以A股被纳入MSCI指数,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吸引很多国际大机构的资金流入A股,所以市场上有很多人欢呼雀跃,说这是A股市场的重大利好。

   1584414783292850.png

FRM®考试金融小知识,每天学一点,摇身变成金融达人 。中博教育致力于为您提供FRM®考试培训。 

那这个“入摩”到底是不是重大利好呢?这个事情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首先,从对A股市场的直接拉动效果看,我认为可能是有限的。一来是因为MSCI的投资者大多数资金还是布局在欧美日等发达市场,对新兴市场只是一个补充,而新兴市场的投资金额大约是1.7万亿美金,占比也就是14%左右,再加上我们在前面股份制课程中曾经告诉过你,A股市场有它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使得国际投资者对投资中国股票一直有很大的保留态度。

第二,这次纳入MSCI的234支股票并不是全部纳入,而是只纳入5%——这是什么意思呢,假如说MSCI指数已有股票的市值是4000亿元,我们要纳入指数的这些股票的总市值是1000亿元。你一算,我们会不会占到这个指数的20%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只纳入了5%,那就意味着要折扣掉95%,所以A股在这个权重中是1000亿元乘以5%,也就是50亿元。这样算下来A股在MSCI中的权重就只有1.2%了,你会发现能引来的直接资金流量是很少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这次A股纳入MSCI,象征性的意义更大一些。

好,这是一个方面,从直接拉动效果来看,对我们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是,从过去几年的经历来看,纳入MSCI指数,对倒逼中国股市改革,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因为从2013年开始,中国证监会就推动A股纳入MSCI,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的A股走向了国际化的进程。但是从2013年到2016年,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评估,评估以后,MSCI还是连续地将A股拒之门外。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中国的资本管制太严格,尤其是对于境外投资者进行了很多很多的限制:比如外国投资者要投资A股,需要通过一个叫做QFII的机制,全称是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就是“合格的境外投资者”。而这个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机制是有配额的,而配额很少,审批又很严,导致境外投资者实际上是很难投资A股的。再比如说,中国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而且这个外汇管制是非常变化无常的,导致进入中国的资金进得来,出不去。这种情况下,这些投资者就不太愿意进入A股市场,所以MSCI认为中国的A股市场并不符合“国际投资”的要求,所以连续几年拒绝让A股纳入MSCI的指数。

在这个压力下,我国监管者就开始采取措施,增加国外投资者投资A股的便利程度,比如增加QFII的配额,再比如说开通了与港股的互联互通,方便资金的进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有了今年MSCI对A股的部分纳入。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MSCI的公开文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未来A股纳入MSCI的比例会逐步提高。所谓条件成熟,就是指A股市场要进一步开放,在市场机制设置上要进一步改革,比如市场应该向国际投资者开放;涨跌停板制度应该放松;而被诟病已久的停牌制度应该有进一步的改革。

所以,这次纳入MSCI指数,从短期上看,可能对我们散户的投资意义不大。所以你不要盲目地追资金进去了,根据我们前面讲过的“市场有效”,像“入摩”这样大的消息,其实市场早就消化掉了,已经反映在现有的市场价格中。所以现在你动手已经晚了,再说这次只是以5%的比例纳入,所以引入的资金量是比较少的,对市场的冲击不会太大。好,这是短期的效果,但是从长期看,被纳入MSCI指数会促进中国金融开放。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新任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一口气公布了11项金融开放的措施,而且据说将在今年落地。习近平总书记也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而且开放措施的落地“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这样看来,这几年金融开放的步伐,可能会比较快。所以从这一点上讲,A股被纳入MSCI指数对中国A股未来的健康发展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北岸:

老师好,金融衍生品对整个市场能有多大好处呢?能大过所消耗的资源吗?堂岛市场上的农民,本来只要缴税就行了,现在还要养活一大批靠买卖米票赚钱的人,这些人去当农民不是能生产更多的大米吗?衍生品会不会是有历史阶段,未来会不会消失?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他这个问题里的想法很有代表性——因为衍生品交易是零和博弈,就像切PIZZA一样,一块大就必然另一块小,衍生品交易的一方赚钱,另一方就必定赔钱。所以它并没有降低或者消除社会的风险,它只是将风险在整个社会中进行了转移和重新分配,所以即使在美国这样的自由市场,衍生品遭受的批评也是很多的。

但是如果我们用金融学的眼光来看一下这个事情,你就会有不同想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类社会是多样的——不同人的风险偏好不同,观点也不一样。所以衍生品所完成的风险转移和风险再分配其实意味着社会整体效用的提高。

以我们课程里的大米期货为例,大米未来的价格是很不确定的,倘若农民种了米却卖不出去,即便丰收了也没有用,反而有可能损失惨重。你一定听说过一句话,叫做“谷贱伤农”,成本已经投进去了,粮食卖不出去,农民会损失惨重。前几年中国有新闻报道,菜农的蔬菜卖不出去,烂在地里。蔬菜不易储存,只能看着烂掉,那真是欲哭无泪。

如果这种情况下我们用期货对冲一下,提早在市场上卖出去,虽然交了点费用给衍生品交易商,其实相当于衍生品交易商为农民分担了风险,所以获得了一定的风险补偿。换个角度,你也可以把这个理解为一种保险。衍生品提供了一种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的工具,把这个风险在整个社会进行了转移和重新分配,使得社会的整体福利提高了。

理解了衍生品的功能以后,你就会知道,未来衍生品是不会消失的。实际上,就像我们在课程里说到的,衍生品是人类的一个创新和发明,是为了对抗风险而产生的,所以未来的衍生品在可见的将来不会消失,可能越来越多。

2022年FRM®最新学习资料包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FRM®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

Sherry

Sherry

讲师认证:中博教育海外升学指导中心专家

CFA持证人,FRM持证人,六年投融资金融行业从业经历,现任金融专业讲师,谦逊而不平凡,讲法新奇,“相声式”授课法,上课带动性强,善于举例与互动,学员听、学自如。讲解逻辑严谨,公式推导清晰,学员理解轻松。归纳总结清晰,授课有方,学员快速记忆。考点把握准确。

免费下载老师推荐的学习资料

免费直播

听学姐唠唠大学那些事

09-18 19:00-09-18 20:00

观看回放

瑞幸事件-是做空,还是对冲?

05-07 19:00-05-07 20:30

观看回放

当下金融市场 VS 08年金融危机

04-26 19:00-04-26 20:30

观看回放
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你答疑!
注册有礼
购课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