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名称】当下金融市场 VS 08年金融危机
【上课时间】4月26日
【参与方式】线上预约
【课程形式】网络在线直播
【课程大纲】
1.现在的危机处于什么阶段;
2.现在与08年的异同。
新冠疫情爆发,全球大范围落实隔离政策进行防疫,疫情严重的国家,企业生产活动基本停滞,服务业消费降至冰点。对比当前,对08年金融危机的反思又有哪些可以借鉴之处呢?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本次危机的性质是由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暂时还未出现如08年一样,危机传导到金融机构,导致部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倒闭、进而冲击金融体系的局面。当前各国应对疫情危机,也都第一时间出台了危机管理的政策举措,特别是美联储没有重复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的瞻前顾后,在疫情蔓延时,果断降息至零利率、重启量化宽松,并承诺无限量QE;危机应对政策数日之内出台,更加及时,力度更大,对于缓解流动性风险很有效果。
同时,财政政策方面,美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出台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刺激大礼包,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含对企业、个人、医疗体系和地方政府的全方位财政支持和救助,对实体经济起到更为明显的托底作用,有助于防范由于疫情造成的非金融企业财务危机,居民部门由于失业上升、收入下降导致偿债能力降低,以及危机向金融机构传导。
而相比于2008年金融危机,当前美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机构也相对稳健。金融危机之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零首付下的快速加杠杆,聚集了较大风险。与此同时,当时以房贷为底层资产,通过层层切割打包、证券化制作成的金融衍生品,也使得金融系统非常脆弱。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多年来总结危机教训,实行宏观审慎政策,当前重要金融机构如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事实上要比2008年稳健得多。
所以,尽管当前疫情冲击下的经济比2008年金融危机短期来看要严重,但不意味着全球已经或即将陷入旷日持久的金融危机,重回全球大萧条更是言过其实。
当前全球经济与大萧条期间在货币制度环境、宏观政策理念、全球贸易情况、银行体系健康程度、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都迥然有别,如当时金本位制其实限制了货币政策放松,美国面临严重并且长期的通货紧缩;全球上演着全面的贸易战,国际贸易体系坍塌;大萧条期间,逆周期调节的宏观政策治理框架、金融安全网、社会安全网都未建立。而经历过近百年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总结,当前的政策应对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综上,目前疫情冲击是否会蔓延至金融领域,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尚待观察,疫情持续的时间、纾困政策是否到位是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应对危机,当前的首要任务仍是各国通力协作、加强疫情的防范与控制。通过采取有效隔离和扩大检测等措施,加大科研力量研制疫苗,将外部冲击影响经济的时间控制到最短。同时,采取必要配套社会公共政策、财政货币政策,避免危机向金融领域传导。
于中国而言,从08年金融危机的演变来看,危中亦有机。虽然08年金融危机也使得中国经济增速明显回落,但通过逆周期政策支持,负面影响很快得到控制,其后十余年,中国经济弯道超车,出口从世界第三,一跃成为遥遥领先的第一,金融科技、数字化技术更是超前发展,做到全球引领。
反观当下,应对方法仍然是通过经济托底帮助企业度过难关,避免大面积失业,发放消费券甚至是现金引导消费,加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正常化,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最为重要的是,加大开放步伐不动摇,全面放开外资和民营企业准入限制,释放要素尤其是农村土地市场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改革红利,借助改革的力量创造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