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FRM® > 学习指导 > FRM®金融小课堂:风险投资是如何塑造硅谷的?

FRM®金融小课堂:风险投资是如何塑造硅谷的?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0-04-28 16:35

阅读:2204

我们都知道,硅谷几乎重构了我们的现代生活:从芯片到人工智能,从思科到谷歌,这些都是硅谷的产物。那么为什么一个小地方能够独领全球创新的风骚这么多年呢?

可能你知道,硅谷是全球最大的风险投资所在地。硅谷的风险投资和企业创新就像手心手背一样,是不可分离的。但是很多人,尤其是创业者,常常有一种幻觉,认为自己只要融了足够的资,就能长成“独角兽”。其实,硅谷的风投远远不是钱这么简单,它是塑造了一个创新的生态系统。如果你把企业创新看作是一个亚马逊的雨林生态的话,风投就像这个生态网络里面交错纵横的河流,孕育了生态的要素,促进了整个生态的快速演化。

   1584414783292850.png

FRM®考试金融小知识,每天学一点,摇身变成金融达人 。中博教育致力于为您提供FRM®考试培训。

一、风投给的不只是钱,而是一套创新孵化生态

为什么我说风投给的不仅仅是钱,而是一套创新孵化的生态呢?我们从风投在硅谷的起源里面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50年代的时候,有8个工程师创立了一个叫“仙童”的半导体公司。当时他们几个人除了技术,也就是人力资本以外,真的是一无所有,没有资金,没有销售渠道,没有商业人脉,这一切创办企业所需要的能力,他们都不具备。这种情况一直到他们遇见了两个来自纽约的银行家,洛克和科伊尔以后,事情才有了转机。

和一般那些只追求利润的股东不太一样,这两位投资银行家,他们深度参与了这家年轻公司的运营,帮他们制定商业战略,分析他们的融资需求,撰写商业计划书,然后联系生产销售的渠道,还帮助他们融到了一百多万美元的资金,占仙童20%的股权。

所以,在技术加资本和人脉的支持下,仙童很快地就长成为五、六十年代最耀眼的明星企业,直接窜升为全球第二大的半导体公司。光1967年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亿美元,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数字。一年多以后,洛克和科伊尔退出这个公司,公司的估值已经达到了几百万美金。所以两位投资人也获得了超级丰厚的回报。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模式,后来像仙童的创始人,还有从仙童出走的技术员、工程师,又陆续创办了几百家硅谷企业,包括英特尔、国民半导体公司、AMD等著名的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都被称为“仙童的孩子”,然后撑起了硅谷的一片天空。

在这个例子里,你会发现什么呢?你会发现,企业创新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而是一个复杂商业网络孕育的结果。这个网络不仅仅需要资金,还需要服务提供,需要研发资源,需要商务拓展。脱胎于投行的风险投资机构,它们拥有强大的资金和人脉,所以起到了连接金融机构、大型企业、高校、企业家、法律机构的作用。所以,他们可以让各种要素流动起来,相互作用,共同演进,然后形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创新生态。

硅谷的创新和风投,从一开始就有这么一个唇齿相依的关系。具体地说,除了资金以外,风投在这个创新生态中,它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它起到的是一个评估风险、释放信号的作用。比如说初创企业的研发风险非常高,所以你经常会面临着招不到员工,上下游企业也不信任,各种法律、财务咨询公司都不愿意合作的这么一个困境。所以,这个时候,风投的介入就像给初创企业做信用背书,等于给网络中的人发射了一个正面的信号,让他们更快地接受这些没有信用的初创企业。所以,这也是你为什么会在市面上看到,很多初创企业宁可放出更多的股权,融少一点资金,也一定要找那些著名的大风投来领投,目的就在于这个信号作用。

谷歌在创立的第一年接受了两笔投资,来自硅谷最有名的两家风投公司,凯鹏华盈(KPCB)和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这两家风投的介入为谷歌在硅谷迅速站稳脚跟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第二,除了这个信号作用以外,风投还有一个特别大的作用,它把那些没有任何人脉的创业者纳入自己的商业人脉网络,就好像打通了创业企业的奇经八脉一样。

你想,初创企业除了钱以外,最缺什么?最缺的是人脉和商业资源。所以风险资本家常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与他们投资的创业者分享自己的社交网络。

比如我们曾经在课程里提到过,阿里巴巴早期的时候,从高盛这些知名的投行拿到了500万美元的第一笔风险投资。其实当时有很多投资人愿意向小有名气的阿里砸钱。但是在选择投资人的时候,马云就直言不讳地说,他希望阿里第一笔风投带来的不仅仅是钱,而是其他更多的要素,比如说商业资源、海外资源,还有下一步融资的资源等等。

二、风投的钱,有时候可能是致命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可能还是有很多创业者不以为然,你说是创新孵化生态,那还不是钱吗?这种想法其实是很危险的。很多时候,风投投的钱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是创业者的致命剂。

像我们中国的风投,就因为缺乏这种孵化生态的概念,当然也缺乏孕育创新生态的制度和学术大环境,所以往往会上演那种财大气粗,大撒钱,拔苗助长,最后导致行业生态崩溃的事情。

从前年开始的共享单车的大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人都知道,共享单车的想法是从ofo小黄车起步的,但是因为门槛低,所以摩拜单车的幕后推手李斌这个资深的投资圈内人,迅速地以大笔风投跟进,推出了更好骑的摩拜单车。共享单车是一个不错的,但是也不宜过度吹捧的商业模式(为什么共享单车这个模式的发展是有上限的呢?我在后面的课程,再找时间跟你分析)。

共享单车这个模式出来以后,在各路风投资金的驱赶下,就迅速地演变成了烧钱大战,整个行业浮躁风大起。去年很多人可能还记忆犹新,一句特别讽刺的话叫做,“小黄车、小橙车、小蓝车、小白车,颜色都不够共享单车使用了”。

2017年下半年开始,大家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垃圾站里面会经常看到堆满了的各色单车,既占用了地方,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那些上下游货款被拖欠,用户押金被挪用的新闻层出不穷。行业的老三,小蓝单车倒下了,然后今年摩拜单车又以低于上轮估值的价格被卖出,整个行业的下行已经成为定局。

其实不仅仅是共享单车,中国这几年O2O的行业出现了一茬又一茬的烧钱大战,背后大多就是风投资金的支持。这种以烧钱补贴来取得新用户的策略,从长期看,效果是很有限的。因为互联网时代,用户迁移的成本接近于零,你只要动一下手指头,下载一个软件即可。只要补贴一停止,用户的流失马上就会上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看到的共享单车根本就不是孤例。前几年,我们国家先后涌现出100多个上门洗车类的创业项目,现在基本上都死得差不多了。

那为什么风投这么“傻”去贴钱干这种事呢?这里其实就牵涉到风投中的代理问题。风投机构其实是向那种高净值人群或者机构投资者募资的,所以管理层要从管理费中赚钱。那么为了在短期内吸收更多的资金让成绩单漂亮,风投经常会有忽略长期业绩,拔苗助长的冲动。尤其在O2O这种直接向用户出售服务,成本特别难量化的行业,这种拔苗助长导致创业公司资金链断裂的公司更是屡见不鲜。

2022年FRM®最新学习资料包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FRM®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

Jason

Jason

讲师认证:熟悉金融市场,有丰富的投资实务经验,长期从事股票、贵金属、期货、期权投资。

FRM持证人,AFP会员、CFP会员、高级注册信贷分析师,十年金融行业从业经历,超八年执教时长,熟悉金融市场,有丰富的投资实务经验,长期从事股票、贵金属、期货、期权投资。曾荣获“上海市十佳融资服务之星”奖“2012上海金融服务精英赛创新奖”。现任中博教育CFA/FRM教研中心研究员,负责各级别课程的授课和网络课程录制。 上课幽默风趣,善于把枯燥的金融知识融入段子中,寓教于乐,同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给学员扩展视野,了解更多金融行业。历史教学过程中共带出的38名优秀学员。

免费下载老师推荐的学习资料

免费直播

听学姐唠唠大学那些事

09-18 19:00-09-18 20:00

观看回放

瑞幸事件-是做空,还是对冲?

05-07 19:00-05-07 20:30

观看回放

当下金融市场 VS 08年金融危机

04-26 19:00-04-26 20:30

观看回放
我是小博,欢迎咨询
注册有礼
在线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