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课堂|毒丸计划之经典案例-新浪反收购案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0-03-20 15:00
阅读:4086次

毒丸计划在过去20年间一直是公司最受欢迎的反收购策略之一,是指当一个公司一旦遇到恶意收购,公司为了保住自己的控股权,就会大量低价增发新股。目的就是让收购方手中的股票占比下降,也就是摊薄股权,同时也增大了收购成本,让收购方无法达到控股的目标 。
2005年2月19号,盛大突然发了一个很简短的声明,说已经持有高达19.5%的新浪股票,是新浪的第一大股东。作为第一大股东,盛大就会成为新浪的实际控制人。所以到这个时候,新浪才如梦方醒,意识到它自己面临着一场恶意收购,管理层就紧急开始了反击,然后他们在自己的投行,摩根斯坦利的帮助下,联合了很多律所,迅速地推出了毒丸计划。老股东用超低价格认购股权以此达到稀释目标。
这个计划一推出以后,盛大被逼退了,就坐下来,和新浪谈判。这也意味着他的这次恶意收购就宣告失败了。
在本案例中,新浪采用了股东权益计划,即所谓毒丸计划。毒丸计划是美国上市公司常用的反收购武器,为防止第三方在没有正式通知董事会和股东的情况下,通过公开市场购股获得公司控股权。
实际上,股东可以有两种选择:以150美元的价格,从公司赎回现金300美元,或者获得千分之一的优先股。不难推测,一旦“毒丸计划”启动,股东选择前者将使新浪握有的巨额现金全数分配给除收购者之外的全部股东,选择后者也将使任何敌意收购者的股权被稀释到微不足道。新浪的“毒丸计划”的作用实际上是威吓,至少告诫盛大:如果盛大要强行收购,那么它将付出的则是一个天文数字!根据计算,至少需要60亿美金。
2022年CMA最新资料包领取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