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投行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10-09 10:25
阅读:4145次

人生很长,当你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往往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更多的应该想想n年今天的决定回有什么影响。
很多我知道的向往这个行业的人都会说:即使不给钱,我也会工作!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笔投资。投资你的青春和热情去提高你的能力和背景,包括人脉和社会等级等隐形资产。
一周80+小时,一年365天的投行的一年,你学到的往往是在其他任何行业即使几年也不一定能够得到的经验、能力和财富。
当今社会对女性的残酷就在于:
你想努力去赚钱,但是你还要牵挂着你的家庭。从来没有问过男性“你如何兼顾你的家庭和事业?”但是这却是每一位职场女性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多赚钱的冲动,毕竟,这也是个人能力的某种反映。
那么:
【女性在投行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匿名用户
入行前听说每年出差三百天,不相信。现在知道自己图样图森破了,这分明就是永远在项目现场,渐渐脱离上海,重新开始考虑定居地啊!
行李从一开始的出差两天一个书包加一个箱子,到出差两天一个书包加一个行李包,再到现在换了特别轻的电脑,从北京或者去云南出差一周只带一个书包了。
购物时永远会考虑是否方便带着出差。
曾经带着便携榨汁机,便携热水壶,便携泡脚袋出差,工作节奏快,还是要保养好啊,不然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老去。
从恩格尔系数特别高的时期到现在开销大头是护肤品。作为一个排斥脂粉的人,渐渐养成了一套化妆规律。
比如,公司开会要化妆,不开会不化;去见新客户化妆,老客户不化。
部门女生屈指可数,应该是整个公司业务部门的女生都屈指可数,可惜女生几乎都是单身,实习生曾经笑我是整个部门的待嫁女儿,同事经常会问我找到对象没。从去年的只是问问,到今年开始身体力行介绍对象。
老板让周末部门开会,刚开完准备撤,一个男生突然进来,大家开始发名片,老板开始介绍,才意识已经进入到我的相亲环节,就是这么猝不及防。
部门同事会因为出同一个项目,每个月见几面,其他部门的小伙伴一年只能见两面。半年没回过上海办公室了,和一个小伙伴约饭已经约了一年,居然都没有在偶尔去公司的时候遇见过。都是网友啊。
上海去哪里都是东航航班多,半年成了银卡客户。从除了一年远差,非常排斥坐飞机,到现在大部分时间在沪宁线上的城市出差,已经觉得很幸福了。
入行前隔天会跑十公里,觉得自己健康且精力充沛,入行后再也没怎么运动过了。毕业前每年会徒步或者骑行几次,会看看话剧,听听音乐会,现在能去看部电影已经是很好的娱乐活动了。
给家人和自己买了意外险和重疾险,定期佢体检,不能还没有进入中产阶级,就成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很喜欢这份工作,充实且有成就感,和同事感情都很好,也没有办公室政治。
希望有一天能有一个理解我们工作性质的人,可以让我们兼顾家庭和工作,也许只是梦想吧。
@扭头就跑的郑缪缪
成功保研之后,试着投了几家投行部,没想到录了一家很不错的。
因为并不是外资投行招实习生的时间(而且菜鸟如我也去不了),投的都是本土券商的,听说过“外资投行在中国本土化不好”之类的说法,就想去看看在求职中介公众号里出现得没那么频繁的券商投行部。
周日到公司加班,十二点时告知下午三点飞深圳出差的经历终于体验过了。那次出差行程是深圳—广州—杭州—上海。
在冬天,横跨这样大的纬度的出差,打包行李时就略显尴尬。想象在深圳走访只能拿着厚羽绒外套在路上走,我穿了比较薄的毛衣开衫和羊绒大衣。结果到了机场,来送机的男朋友说,你这样会在杭州被冻死的。
于是我穿着他的军绿色工装厚绒外套上了飞机。
其实面试时就被告知投行的工作没有外传的那么光鲜,而且实习的公司也是难得愿意招女生的券商,所以我一直尽力展现出话少敦实(nai cao)的状态。
但是到了杭州,生理期第二天的我遇见了南方阴湿的冷风,第 一次觉得自己好脆弱。
江南人真是温柔,就算生气或冷漠也像语文课本上的词语——“娇嗔”。走访结束之后,在外滩看对面的诸多大厦,看旁边的女生穿衣深得我心,在那里拍照。
想想自己身上的军绿棉衣,忍不住又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和她们一比,我觉得自己又糙又笨重。
也常常觉得想干投行是不是太想不开了,哈哈。
不过我也不后悔。
来北京这么多年,真的成长蛮多的。尤其是这份实习里,驻扎在一个中关村的ipo项目上,之前很难想象,中关村一个不起眼的大厦里,租了一方不大的办公室的公司,预备要上市。但他们的利润的确是够的。
用这个例子来形容我对北京的印象再好不过了,充满着野蛮生长的事物,好像满地都是机会和待割的韭菜。我努力防止着被割,同时在生长中变得野蛮。
只能说,我对吃过的苦又爱又恨。厌恶它的同时,我又庆幸,要是没遇到过,我便不能成为现在这样的我了。
因为我喜欢现在这样的我。
不矫情,有能力忽略不重要的事物,人生豁然开朗。
祝愿你们也可以。
@恺牛
如果你漂亮、聪明、勤奋、能说就走就的出差,那一定要来投行,这是能够充分发挥你所有优点的较佳行业。
至于嫁不嫁得掉,我想说你只会选择太多。当然,既然赚这么多钱,更要好好打理自己,嫁不嫁得掉和颜值性格关系更大,而不是你的行业。
@北极小猩猩
作为一个在投行工作两年半的女生,我想告诉你:
1、 出差到哪里,逛街就逛到哪里,快递就寄到哪里,即使几乎天天出差,也挡不住买买买的脚步
2、 每个月都有那么几次说走就走的出差
3、 买了各种100ml的化妆品分装瓶,只为了坐飞机不用托运,下飞机不用等行李
4、 工作文件写多了,再也写不出带有感情色彩的文章了
5、 拿到一个文件,一定要调好格式才能看得下去内容
6、 我出差的时候,老公终于可以无忧无虑打游戏了
7、 买衣服一定不会选容易皱的
8、 随便听到一个公司的名称,第 一反应是到工商系统上查一查
9、 种了花花草草,只有多肉还活着,其他的都干死了
10、 早上醒来,都会先问自己“我在哪儿?”
11、 用贵的眼霜,熬长的夜
12、 熬夜的时候觉得自己就是夜场小王子本人,熬过一个通宵就会开始担心会不会猝死,懊悔万分,为什么要熬夜?!
@Sophie Hong
首先,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异的确存在,但是我认为现代社会应该努力实现男女平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而实现这种平等很重要的一步是,我们内心改变对于某个职业更适合某个性别的一些偏见。
很多“某个职业就更适合某个性别”的社会舆论往往是一种陈旧的刻板印象与偏见,例如在分享会上,对男banker的提问打多是“你的职业规划是怎么样的?”,而对于女banker往往就是“你是如何实现work-life balance 的”。为什么就没有人问男banker这个问题呢?
一个平等的社会里,男性应该与女性共同分担家庭责任。我司既有maternity leave夜游paternity leave(妻子怀孕,丈夫也可以有3-4周的“陪产假”),我觉得是很进步的表现。
女性在职业道路上的确存在一些先天的劣势,但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女性的内心要质疑这些偏见,不要自动接受“投行不适合女性”这种观点,往往会导致你错过很多机会,这与“投行女性少”的现象往往是互为因果的。
希望我们都有勇气接受挑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被内心自己制造的恐惧打倒。
在工作中学到的能力,会极大的影响你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在投行工作,大部分人都能够学会:
即使面对大人物,也可以自信得体
-be yourself/be confident
即使独自身处异地,仍可交流无阻
-communication skills
能够快速轻松的起领导带头作用
-leadership skills / teamwork skills
善于从新的角度/多角度分析问题
-analytical skill / think outside the box/be creative
善于给未来做计划
-planning / forecasting
善于考虑分析风险
-risk management
投资银行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现代金融业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形成的一个新兴行业。它与商业银行就本源业务、功能、风险特征、监管部门等方面都存在区别,但主要的标志是投资银行主要服务于资本市场。
想要进入投行工作,你需要了解这个职业的背景要求。
以跨国投资银行的证券销售人员为例,他必须每天浏览包括《华尔街日报》、《财富》、《商业周刊》、《福布斯》等在内的大量专业财经报刊;
同时还要关注来自路透社、CNBC和CNN的新金融报道。在仔细研读、消化和吸收后,他还需要分析这些新闻将如何影响客户投资组合中的资产,将自己对信息的领悟与信息传递给客户。
投资银行人才能力素质要求
强大的人际交往与领导才能
摩根斯坦利中国首席执行官竺嫁先生曾形象地说:“我们希望所有人都既能做‘方’的事情,也能做‘圆’的事情。”可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并zui终解决问题的人相对容易进入投资银行人才搜索的视野。
出色的学习与逻辑思考能力
应届毕业生获得录用后,一般会从初级职位做起,如笔头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相当可观,如果不具备紧密的思维能力和快速采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很难适应。如后如果能够依旧保持这种能力将可以游刃有余应付激烈的竞争。
良好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知识
金融机构一般并不对人才的专业背景进行限制。正如美国许多投资银行家并非金融学、经济学出身,但是具备相当的金融知识,能够熟练运用金融分析工具,具备很强的分析能力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充沛的制造激情与工作能力
金融是智力产业,正如竺嫁先生所言:“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没有高精尖的技术和机器,但要区别于其他公司并在竞争中取胜,较大的砝码就是人才!”金融业务有时非常复杂,之前可能没有人尝试过,这就需要团队成员具有足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饱满的成功信念和制胜勇气
金融业充满了挑战,在激烈而漫长的竞争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充足的信心,以及不畏艰难的勇气。事实上,在正式进入任何一个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之前,繁琐的书面申请和笔试、面试等活动已经将一些眼高手低、毛躁虚浮的人屏蔽在外了。
兼顾全局意识与实干精神
金融业不需要夸夸其谈的空想家,踏实肯干是任何一个阶段必须保持的本色。初入金融机构工作的人工作起点都很低,即使是MBA毕业生。但对于一个对未来有职业规划的人来说,起点正是学习的良机。
和同事谈论,与客户的商议,并非小事,你应当从中渐渐清楚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并在工作中对全局有一个思考和把握。
投行较大的几个部门是哪些?
IBD:投资银行部,包括Corporate Finance 和ECM,一个是帮助公司上市和整改,一个是做市场宣传、定价等事情。
Trading:交易,包括Proprietary desk(用‘自己’的交易)等
Research:研究部,出各种报告,研究各种金融相关资产。写股票评论。
Sales:销售部,机构销售部等,主要针对基金等客户。
Private Bank:或者 Wealth management,散户部门等。不要小看散户,李嘉诚,李兆基都是散户。
Asset Mangement:资产管理,就是旗下基金。
所以,不管是读什么专业,都有可能进入投行。例如读物理工程专业,可以去研究部做工程机械行业的分析员,或者去投行,做这方面的分析员。
投行薪水解读
(年薪收入以美元$为单位, 以2018年的数据为准)
Junior Banker 一般包括两个职称:Analyst and Associate。
总体收入一般由4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年终奖励+签约奖励+员工福利。
不同投行公司之间除了基本工资水平不同,奖励的范围和类别也会有所差别。
基本工资 (Base Salary)
本工资是员工稳定的收入,无论你绩效如何,在你离职之前,这部分都不会变。在中型到大型的投行内,第 一,二,三年的基本工资一般为:$85K, $90K和$95K。Associate 的工资范围则一般在 $140K - $180K之间。
年终奖励 (End-Of-The-Year Bonus)
年终奖与梯级评定挂钩,基于基本工资的百分比数值计算得来。
对Analyst来说全年的奖励一般在基本工资的70%-100 %之间,表现异常突出的有可能超过100 %。
高端小型投行(Elite Boutiques)给出的奖励相对本地小型投行 ( Regional Boutiques ) 来说会更高些。 Associate 可以拿到基本工资100 %以上的年终奖,好比拿到双倍工资。
签约奖励 (Signing Bonus)
有时候,投行会给予新入职的全职员工一次性的签约奖励。Analyst 的奖励数额一般在 $5K - $15K 之间。而 Associate 相比 Analyst 则通常会获得更多奖励金额。
员工福利 (Benefit)
这部分通常包括健康保险,假期,公司的退休计划或者参与公司分红。在美国,通过大型公司获得健康保险价值是非常高的。但是在澳洲,加拿大和欧洲这些拥有完善保险机制的国家地区来说,重要性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大。
职业发展路径
进入投行的途径通常有两种
其一,认识圈子中的人,有他人推荐或介绍
其二,校园招聘。
从级别上来说,从低到高大致有这些层次:
Analyst:分析员
一般国外名校本科毕业或者国内名校本科研究生毕业
Associate:经理
从分析员升任或从国外名校MBA招聘
VP:副总经理
从经历升任
Director:董事
从VP升任
Managing Director:董事总经理
从Director升任
一般来说,每一级别之间大致相差三年的工作经验,按资升级。越往上,人才在不同银行之间的流动情况越普遍。
从功能上来讲,投资银行的人大致分为做客户关系管理和做业务实施的。前者一般相对应的级别比较高,通常VP和以上为主;后者各级别的人都会做,但是主要工作集中在Analyst到VP这几个级别。
混迹“投行界”,你想成为业务部门“独当一面”的专业人士,至少走过四年工作时间,但相当于其他行业一般人投入职场所花费的八到十年的工作时间。
当别人的青春正在挥霍之时,有目标的投行人在赚钱上钻研。没有捷径,没有投机,没有取巧,他们只有非凡的勤奋和拼搏。坚持下来的人,才能在金融投行“活得更久”。
2022年FRM®最新学习资料包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FRM®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Alex

FRM持证人,CICPA会员,立信(西安)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Bilibili知名财经up主,七年审计工作经验,执教超五年。上课专业性高,学术性强,逻辑严谨,框架清晰,在给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又能输出一些有趣的行业知识,提升应试能力的同时也能给象牙塔的学生带来一些职场行业知识。执教以来成功让数十名学员获取理想成绩。赋能他们的职场和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