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付款时间条款"与企业涉税风险,财务人不能忽视!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9-10 14:24
阅读:1470次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往往销售部门在签订销售合同时,很少和财务部门衔接,发票开具时间、付款时间、付款方式等不同条款签订方式,对企业的涉税都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今天就来同大家探讨一下,合同“付款时间条款”与企业涉税之间的关系。
案例
某生产企业2019年5月份,采取赊销方式销售货物一批,合同总金额232万元,其中价款200万元,增值税32万元,合同约定付款时间为2018年7月28日。
1、企业2019年5月份,发出商品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2、2019年7月28日。客户并未按期支付货款,由于未收到货款,企业也未开具发票,同时也未确认收入。
3、2019年8月28日,企业收到客户支付的货款232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费用-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企业如此账务处理方式,有何涉税风险,如何规避?
政策
1、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一)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
2、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条例第十九条*款第(一)项规定的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具体为:
......
(三)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分析
1、由于财务没有按合同确定的收款时间确认收入的实现,致使造成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延后,推迟了增值税的缴纳,在税务稽查时,将会产生罚款与滞纳金;
2、如果在合同签订时,没有约定具体付款时间,则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反而更加提前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如果财务未能按时纳税,在税务稽查时,同样会产生罚款与滞纳金;
3、当销售合同中有明确的付款条款时,财务处理一定要相匹配,否则,要么是做假账,要么是做错账。
4、要使财务的账经得起税务部门的检查,必须做到合同与账务处理相匹配:
(1)要么在具体签订合同时,将付款时间适当的延长,尽量大于实际收款时间;
(2)要么在具体签订合同时,将付款时间条款暂时“留白”,待实际收款时,再进行时间填列(有做假账的嫌疑,不建议采用);
(3)要么在实际收到货款时,对于实际收款时间晚于合同确定时间的,则对合同条款进行相应的修改,确保合同与账务处理相匹配。
作者:马昌尧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Catherine

ACCA会员,澳洲新西兰皇家会计师协会ACA会员,曾任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商业&税务咨询,参与过世界头部企业税务筹划和抗辩案例,多年新西兰事务所会计&税务咨询及金融工作经验。 6年+财经培训经验,现任多所知名高校ACCA/CPA/CMA方向班特邀讲师。温柔耐心,逻辑清晰,亲和力极强,崇尚清新和技巧型风格,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掌握知识点和考试技巧,在国外国内多地的经历让授课更加立体生动,善于将中外税法串联起来,同时传授实务经验,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学生介绍实习工作;是学生眼中的成长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