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跨考有什么利弊?是浪费四年大学时光吗?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9-04 14:30
阅读:2137次
2019年考研人数创下历史新高,突破290万大关 。
近几年来,跨专业考研的队伍日渐壮大。许多学生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去考研,不仅出现了跨专业的现象,甚至还有文理科之间的巨大转换。
跨专业考研确实比不跨专业考研难度大,但只要努力,成功几率也是很大的。首先,应该考虑清楚,我们是否决定要跨专业考研。其次,应认清自己的兴趣点,脚踏实地行动。*后,需要更多的勇气与毅力,全身心投入到备考中。
"跨考" ≠ 浪费四年大学
既然决定跨考了,肯定是连风险也一并选择了。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未来规划也就不同。
一、跨专业并不一定就是劣势
不要以为选择跨考,大学四年学的专业就白学了,要多去发现自己的本科专业与跨考专业之间的联系。有些导师就是喜欢跨考学生,欢迎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来丰富自己的思维路径和某些小方向纵深领域的研究。
二、转换思维方式,多加思考
对跨考生来说,专业课是其中一大难关。小编建议大家多了解跨考专业的行业动态,拓宽专业知识面,尽可能早准备专业课的复习,让自己尽快熟悉跨考专业的学科思维。
跨专业考研,难吗?
比起选择本专业考研,跨考是一个更勇敢的选择,也是一条并不平坦的考研路。所以,请拿出120%的觉悟吧!
一、做好专业课冲刺准备
对跨考生来说,*难*需要花费精力的就属专业课了。争取在7月份前吃透专业课,在暑假围绕教材做笔记,做真题。在9月份招生简章公布之后,再根据大纲重新规划专业课复习方向。
二、想方设法地节省时间
有些院校和专业的参考书目特别多或者根本就没指定书目,在收集完备准确的信息资料上会浪费很多的时间。
三、四种思维模式常切换
专业课的复习要趁早,根据专业课复习范围的差异来决定什么时候开始复习。不光要早启动专业课的复习,公共课也不能丢。数学英语也要尽早开始,从基础开始。
别让这些小事毁了你的考研
一、注意!跨专业考研有限制
选择跨专业考研的挑战不小,提醒考生必须要先了解跨专业考研的要求再决定目标,下面这些限制条件不得不看:
有的专业不接受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不是因为专业歧视,而是由于该专业专业性很强。有一部分专业是可以接收跨专业考生的,但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否则难以考上。
有些考生会问,跨专业考研是不是就只能考本地学校而不能考外地学校呢?答案是否定的,考生可以跨地区考研。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遵从的分数线都是一样的。
不同学科即文、理两科,文科跨理科难度系数*高,反之,则易。学科内部、学科类之间难度也较高,但基本不受限制。
二、"跨考、二战、双非、在职……",别让这些标签,毁了你的考研
我的身上有太多的标签了。"双非、跨专业、初试倒数第二、复试*逆袭",就我个人而言,五个月完成考研这一巨大任务也是我给自己的标签之一。
我的本科非常普通,读着师范院校却又不是师范专业,是和大部分女生一样报考普通师范院校的学科教学?还是借着四年的底子再去搏一搏生物?比起我该做什么,我更想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后决定走上高等教育的跨考之路。在备考途中我听过很多质疑,甚至听到被拟录取这个喜讯时,收获更多的不是祝福而是惊异,但我想告诉每一个曾经质疑我的人:天道酬勤。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