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时代下中小银行如何突围?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5-07 18:33
阅读:1062次

围绕着金融科技布局,大型商业银行早已凭借资金优势越走越远。而余下的中小银行既无规模又无地区优势,面临着传统收入被挤压的现实。金融科技能否成为纾解此番困局的利器?
日前举办的中国数字银行论坛2019春季论坛上发布的《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小银行在金融科技背景下需要面对来自市场环境、监管环境、客户行为、综合关系等方面的巨大挑战。
报告发现,中小银行的数据治理基本处于萌芽期,对于数据治理的意义仍需深化理解,从数据采集、管理至应用,仍未形成成熟完整的体系。现今而言,数据资产的价值存在极大的挖掘空间。
一位中西部地区的城商行人士告诉记者,没有地域和渠道优势的小银行,在监管背景下,能做的是尽量提高覆盖率的网点,再向传统业务进行突破。适度的“金融创新”,继续寻找监管合规下的低息负债或者高息资产。除此之外,考虑用金融科技的手段能否扩展新的增长点,但逃不掉前期较高的投入成本。
同时,记者了解到,根据上述报告调研发现,尽管中小银行已经开始布局线上,但大部分中小银行线上渠道形式单一、获客成本高,线上客均获客成本已经涨到200-300元。
目前,中小银行三大特点主要是围绕在,数量多、总量大,但是单体资金有限;深耕区域客户,但是区域经营集中度高;部分中小银行资本回报率高于大银行,但是资本限制业务发展。这意味着意味着中小银行具备大规模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潜力。
参与构建供应链金融共同体,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主任黄绍宇称:“以供应链资产优质的收益表现来支撑中小银行的收入增长,成为银行持续的收入增长点。同时中小银行通过配置供应链资产,可以改善信用风险,也能帮助中小银行改善贷款组合,提升资产回报率。”
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执行副秘书长蒋骊军坦言,中小银行在战略上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基本接近70%,但是数据方面仍然非常薄弱,45%的银行建立了公司级数据管控体系,但是只有14%实现高程度的数据协同。在科技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中大型银行和机构瞄准了中小银行这一短板。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CFA Institute does not endorse,promote,or warrant the accuracy or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or services offered by ZBG Education.CFA® and 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wned by CFA Institute.”
推荐阅读: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Lucy

FRM持证人,CFA持证人,CICPA会员(注册会计师),ACCA会员,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17年财务从业者,从事金融证书培训5年有余,授课紧跟当下热点话题,能迅速与00后学员找到共同话题引起共鸣,直播幽默有趣,被学员亲切的称为“女明星”。上课逻辑清晰,有条理,能帮助学员快乐学习的同时又能迅速掌握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