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4-02 18:07
阅读:725次

4月1日,2019年*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年会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围绕如何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开深入讨论。
*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平在论坛上表示,应增加金融系统的韧性。他认为,增强金融系统韧性是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之后的“第三条道路”,主要指的是通过提高金融中介的资源配置与风险抵御能力,来吸收经济波动。
*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要通过金融资源结构上的优化来改革,特别是通过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创新、通过商业银行服务的分化来形成差异化的金融支持,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支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胡滨在论坛上分享了“中国版沙盒监管之构想”。他认为,现在设立监管沙盒的条件、时机都已经成熟。沙盒监管需要有一系列机制设计,包括项目准入机制、运行管理机制、消费者保护机制、政策协调机制和项目退出机制五大机制。
*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发表了题为“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开放银行’变革”的演讲。杨涛认为,开放银行建设不是单打独斗,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平台模式。需要从开放银行建设的技术、制度、文化多个层面来真正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服务实体的初心。
*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蔡真在论坛上分享了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他总结为四点:一是租赁市场主要集中于特大城市,因此金融支持也在相应地区展开;二是要区分金融和财政的界线;三是金融的支持主要作用于租赁市场的供给端;四是供给端的金融支持还应该有一些财政补贴。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中国*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出席年会并发表题为《在资本市场开放中防控涉外金融风险》的主题演讲。他提出七条对策,以提高防控涉外金融风险的能力。
这些对策分别为:牢牢把握金融开放的主动权、主导权,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建设有深度、广度、流动性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吸收内外部冲击的能力;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货币政策框架,疏通传导机制,提高宏观调控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在*金稳委的领导下,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和组织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严厉打击内部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建立健全舆情监测分析机制,加强市场预期引导。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推荐阅读: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Sally

CICPA会员,CMA会员,新三板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15年财务管理经验。4年+财经教学经验,秉持“教其知识,育其智慧,授人以渔,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倾己所有教学,不仅讲解细致,逻辑清楚,更能结合案例及实战经验,帮助学员学员轻松理解。温柔耐心,知识丰富,是被学生誉为“指路明灯”的实战派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