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抢先看 | 19年CPA个税新的政策,原来中注协会这么考!
文章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发布时间:2019-01-11 10:54
阅读:1964次

2019年1月1日起,轰动全国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终于公布了!
对我们CPAer来说真的让人又爱又恨, 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每月能多拿一笔钱。
但是!考试内容~呃呃呃~
没关系,这篇文就让你搞清楚明年的考试重点!
1、专项附加扣除包含哪些
1、 子女教育2、 继续教育3、 大病医疗4、 住房贷款利息5、 住房租金6、 赡养老人
考点提示:怎么记?给大家举个老王的例子。老王上有老、下有小,还着房贷或者租着房,在外打拼还不忘提升自己继续学习,生活这么艰辛了那生个病*也该照顾照顾吧!
2、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规定:纳税人子女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相关支出、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月1000的标准定额扣除。
考点提示:
1、注意是每月定额扣除,不是据实扣除。
2、学历教育包括:
3、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选择哪个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3、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规定:
400元/月: 纳税人在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400元/月定额扣除,同一学历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3600元/年: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考点提示:个人接受本科(含)及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
4、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
规定: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考点提示: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选择由本人或其配偶一方扣除;未成年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按规定分别计算扣除额。
5、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规定: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长不超过240个月。
考点提示:纳税人只能享受1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这里说的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6、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规定:
1500/月: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
1100元/月:除*项所列城市,市辖区户籍人口>100万的城市。
800元/月:除*项所列城市,市辖区户籍人口≤100万的城市。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以上标准定额扣除。
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纳税人无任职受雇单位的,主要工作城市为受理其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税务机关所在城市。
考点提示: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单位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并且,只能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里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7、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规定:
纳税人是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考点提示:被赡养老人指:年满60岁(含)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含)祖父母、外祖父母。
独生子女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2000元/月的标准定额扣除。
8、个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每个月应纳个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
应纳税所得税=(税前收入-三险一金-基本扣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相关阅读: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Christopher

CICPA会员,ACCA会员,热衷看年报来研究审计的“专业书籍分享精英”。5年以上八大事务所经历,从事财务培训五年以上,授课内容与实务的结合度高,讲解逻辑清晰,喜欢用上市公司报表分析举例。每堂课都干活满满,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实践能力,课堂氛围好,学生掌握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