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建议你30岁之前考完CPA?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1-09 09:21
阅读:2177次

在CPA备考大军中,有不少已经是30多岁了,已经到了人生中的“黄金年龄”,那么你知道,已经拿下CPA证书的注册会计师都多大年纪吗?
从去年中注协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18年9月30日,中注协有执业会员(注册会计师)106 020人、非执业会员141 548人(其中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非执业会员601人),个人会员总数达到247 568人。
学历结构:
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57 697人,占注册会计师总数的54.42%。
年龄结构:
41-50岁的注册会计师*多,共41459人,占注册会计师总数的39.10%;31-40岁的共21793人,占20.56%;30岁以下的共7728人,占7.29%。
通过以上数据,很轻松的发现30岁之前执业会员很少,为什么呢?
财会行业,大家都知道,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面临着税务、审计、IPO等多个机构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在没有一定行业经验的时候,很多年轻人或者说经验不丰富的财会人,即使取得CPA,也不会去选择执业。
这就好像刚刚学会走路,跑起来的话肯定是心里没底,而且一不小心就摔一跤。所以说,尽早考下CPA,积累一定的经验特别重要。
趁着年轻,拿下CPA
经常有人在后台留言问小编,CPA是不是越早考越好,我的答复都是“当然啦!”
趁着年轻备考CPA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情,毕竟三十岁以下的注册会计师就那么多。
为什么不凭借着自己年轻,刚刚进入职场,在没有家庭的束缚下,安心备考,一心一意拿下CPA呢?
非要等到有了老婆孩子,上有老下有下的时候,一边工作,一边养家糊口,还要一遍备考,到那时记忆里和专注力肯定不能像刚毕业的时候好。
财会行业变动频繁,越早越“*”
2018年被称之为改革之年,个税改革、国地税合并,新社保政策...一系列的政策改动,我们是不能预期的。
这些改革直接关乎到CPA考试,我们能怎么办?所以,趁现在没有什么大变动之前,30岁之前拿到CPA,岂不是更好?
在30岁之前拿到CPA证书,和在40岁拿到CPA证书,我想十年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试想一下,三十岁之前拿到注册会计师,再积累10年工作经验,进入企业或者说会计师事务所,做一个合伙人,不过分吧?
所以,趁着年关将至,赶紧给自己2019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首先要明确今年的规划,比如了解六门课的难度情况,计划报考哪几科。
一般情况下,建议在两到三年内将专业阶段的六门课考完,若考虑就业规划,目标是事务所的会计和审计是重点科目,目标是企业的会计与税法是基础,而六门课的难度大致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有一个好的计划,加上实际行动力,CPA离你咫尺之遥。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相关阅读: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Tom

ACCA/CICPA/CMA会员,FRM持证人, SAP Certified Consultant,高级口译证书持有人;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一等荣誉学士,曾获全国仅5名额的“香港注册会计师公会 -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奖学金”。 10年+欧洲大型制造业集团高级财务控制官,10年+财经培训及企业内训。累计授课100+班次,学员多次获得全国第一,执教班曾达成100%通过率。授课严谨清晰、逻辑性强、轻松幽默,精通各类会计课程,善于将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教学内容结合方便学生理解,深入研究国际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擅长通过对准则的提炼和总结设计思维导图,高屋建瓴又不失轻松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