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备考CPA,这样“啃”教材,想不过都难!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1-09 09:11
阅读:1870次

CPA教材贯穿整个备考过程,专业阶段的六本教材给大家的*印象是“厚”,同时也反映出CPA教材知识之多。如何使用这六本教材让其发挥出*大的价值呢?
需不需要买教材?什么时候买?
每年CPA考试后都会有一大批新学员加入到注会的备考大军中来,半数以上的考生都会问及考试教材到底需不需要买?什么时候买?
有人说,教材大致内容都差不多,而且我也有买课件,改动的地方老师们都有讲的,用不着特地买新教材吧。
不过小编认为,前期旧教材可行,后期复习请转战新教材。老师的课件讲解确实会覆盖到,但是自己看一遍教材的改动内容,印象更深。
CPA教材要看几遍?
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有的全科学霸在备考中几乎每天都会把教材拿出读,老师给的资料和考试教材都被翻烂,直到把这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理解为止。教材知识是CPA考试出题的依据,把原理融会贯通之后才能有厚积薄发的动力。
通读教材*遍,要大致了解教材各个章节主要讲解的大致内容;细读教材第二遍,深入理解每个小知识点的具体内容,争取记住80%以上的考点。复习教材第三遍,查缺补漏,对不理解的内容单个拿出来理解吸收。*后一遍,自然是在考前把整本书的知识点再次回顾,形成一个知识网,理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脉络。
教材和课程讲义如何取舍?
CPA考试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大家在本身已有工作或者学习的同时备考CPA,挑战性比较大,很多考生也会选择报班学习,同时老师会根据所教授的科目为考生们准备各类考点总结的讲义,帮助考生深入理解知识点。但很多考生不知道教材和讲义应该如何取舍。
在前期的基础阶段自然是要以教材为主,讲义为辅,将老师总结的重点内容在教材相应的地方做好标注,便于后期复习,在强化阶段就可以选择以讲义为主,牢牢抓住老师总结的高频考点,*后的冲刺阶段则应该回归教材,巩固基础。
教材例题要不要重视?
冲刺阶段是否要回归教材?
为什么要重视教材中的例题呢?
教材中的例题具有代表性,若能在备考中把教材的例题弄懂,举一反三,很多同类试题就能触类旁通。
冲刺阶段是否要回归教材?
注会现在实行上机考试,题库选题,考试的内容覆盖面广。在这种情况下,以往只注重重点内容的复习方法就不可取。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考试出题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注重对考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注会知识之间的关联度比较高,如果基础不扎,一步错可能就会步步错。
教材是CPA考试的根本。每一遍复习教材都对备考有不同的帮助,大家不要舍本逐末,忽视教材在备考中的作用,一定要结合教材来学习网课做试题练习,合理*备考才是19年CPA取胜关键。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相关阅读: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Great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专家; 财政部,教育部全国财经教材高级会计实务编写作者;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协会继续教育教材编写组作者; 河南省会计继续教育教材编写组作者; 曾担任16年上市公司财务顾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聘高级审计顾问。 从事大学生、研究生会计教学二十余年,方向班教学平均过级率超过80%,将幽默与严谨完美融合,是学生眼中“最严谨,最专业的注册会计师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