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播出,明兰赢的“聘雁”是什么?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8-12-26 14:37
阅读:25011次

由赵丽颖、朱一龙、冯绍峰主演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播出。
刚一开始,明兰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分(主角光环)。在投壶比赛中赢回了“聘雁”。其实小编也是*次听说“聘雁”这个词。那么聘雁究竟是什么呢?
一 早在周朝时期,纳采礼盛行
古语有云:“来而不往非礼也” 中国是一个崇尚礼节的国度。【点击免费下载>>>更多财会相关资料】
早在周朝时期,就产生了彩礼的雏形。《礼记·昏义》规定“婚”的程序,主要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也被称为“六礼”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六礼去求婚。
汉代以前,纳采礼用雁。虽然彩礼从周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那时候人们用大雁的皮来做礼品而不是真金白银。大雁作为候鸟,每年夏天飞到北方,冬天回到南方,从不迟到,送大雁寓意希望夫妻双方能够像大雁一样守信忠贞不渝。
到了秦朝,礼金文化似乎开始流行了。有记载汉高祖刘邦参加吕公宴会,贺钱一千可以坐上座,而刘邦厚颜无耻的写了个贺钱一万,成为了座上宾。如愿娶到了吕家大小姐。
自此之后,奢靡之风渐兴纳采礼依身份不同而异。
二 彩礼变味,更多的是一种经济补偿。
之前一张全国彩礼地图在网上流行。
从彩礼地图来看,根据地域的不同,彩礼的金额也不同。显然,彩礼已经不是单纯的表达感情的一种礼节了,在它背后有着极为深刻的经济学意义。整体来看,西部地区要高过东部南部,越是贫困地区,彩礼反而越高。为什么经济*发达的地方,彩礼反而*低?而越是贫困的地方,彩礼越是高不可攀?
在现代社会,彩礼早就不单单是一种礼尚往来,更多的是一种经济补偿。民间有养儿防老之说;嫁出去的闺女如同泼出去的水,无法防老,那么彩礼就会作为补偿而存在。尤其在经济比较落后、思想比较传统的农村、欠发达地区,这样的想法更是根深蒂固。相反,一二线城市一般都建立了完善的养老体系,对于经济补偿的需求反而会降低,彩礼一般也会作为一笔小补贴,直接进到新人的口袋里。
2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造成了严重的性别失衡。
另一方面,由于个别地方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造成了严重的性别失衡。男多女少,女性成为了婚姻市场的先导因素。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性别为104.90,照此计算,男性比女性多3000万人。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将面临着3000万人规模的光棍危机。收到“供求关系”影响,彩礼就成了争夺配偶的一种资本。
三 送彩礼,礼轻情意重
既然过高金额的彩礼难以承受,那么多少才合适呢?几位网友这样说:
@ Viola_qin11
为什么要给彩礼?我结婚的时候,老公家里就没给,结婚18年了,我们现在很幸福,老公和老公家人对我都很好,把我当自己女儿一样。
@恋人的信箱
彩礼没有人重要,这就对了
@猎奇bot
彩礼,陪嫁其实都是形式而已,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一个懂事理的婆家一个爱你的丈夫比什么都重要,擦亮眼睛吧,未婚的姑娘们!
为了这天价彩礼,有些人甚至背负高额债务。不少有情人被棒打鸳鸯,甚至为之闹出了命案。
结婚本来是两个人的喜事,礼尚往来应该有,但过度重视难免使婚姻变了味道。说白了,彩礼只是一种礼节,具体的还要酌情酌量。
四、索要彩礼“严重者”将会以贩卖人口或诈骗论处
近日,河南兰考县惠安街道办事处出台的一则《惠安街道办红白喜事操办标准》在网上引起热议。因为该标准的*条规定赫然写着:订婚彩礼不得超过2万,索要彩礼“严重者”将会交由公安机关以贩卖人口或诈骗论处。
虽然在法律上,这样的条款并不成立,但无疑表露的了许多人多不良风气的憎恶。
2018年民政部要求,*推进婚俗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举办集体婚礼、纪念婚礼、慈善婚礼等格调高雅、内涵丰富、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婚礼形式。反对利用婚姻敛财,抵制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推进社会风气好转。
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结婚之后,你们两个要各去掉一半的个性,才能组成美满的家庭,婚姻不是占有,而是结合”
真正的爱情不怕谈彩礼,但是却怕谈家庭承受不起的“天价彩礼”,我们不应该把彩礼作为攀比手段和敛财方式,要明白心灵的结合才是婚姻美好的决定因素,彩礼只是附属物,不是生活的全部,换不来生活的幸福美满。
给员工结婚的礼金怎么账务处理
说到彩礼、结婚的话题,有些公司会在员工结婚的时候给一份结婚礼金,那部分钱会计该如何入账呢?会计可以以公司名义作为福利费入帐。而且是要计算个人所得税。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