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公告政策 > 金融可得性如何理解

金融可得性如何理解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8-12-19 17:32

阅读:2648

  金融可得性问题近几年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一概念与理论上所指的金融宽度有关。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提出从金融深度和金融宽度两方面认识金融功能。后来,*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依照可及性、适用程度、数据普惠金融质量三个维度,将衡量金融宽度指标纳入*银行金融包容性(普惠金融)数据库,得到了*上不同*和地区的响应和关注。


  适应新的趋势,我国逐步加强了金融包容指标体系、金融可得性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相继发布普惠金融报告,重点关注金融服务覆盖面、薄弱领域金融可得性、金融服务的效率、金融扶贫攻坚、金融基础设施等问题。


  金融可得性可以从不同视角来理解。一是应关注金融资源的区域配置。区域拥有的金融资源是衡量区域金融可得性的重要指标。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直接融资区域差距较大。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占比由多到少依次是华东、华北、华南、华中、西北、西南、东北,各区域存贷款占比也呈类似分布。债券余额、上市公司区域数量差异更大。在上市公司家数和总市值方面,2017年,东部地区A股上市公司2403家,总市值475824亿元;中部地区上市公司454家,总市值55100亿元;西部地区上市公司458家,总市值68527亿元;东北地区上市公司152家,总市值15548亿元。除了经济发展差异外,也说明一些地区还不能有效利用金融资源和金融市场。缓解这一问题不能简单依赖传统路径,应从观念、制度、营商环境、人力资本投入等诸要素入手,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



  二是应关注金融可及性,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金融可及性及其获得程度。改革开放增加了我国金融的包容性和普惠性,可得性不足是相对的。金融发展不应排斥弱势群体,人人皆有权参与和分享金融发展的过程和成果,应公平对待需求方,提供方便及时、高质量、有尊严、价格合理、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但现实中,由于观念、门槛、信用能力等的不同,大企业和强势群体具有获得金融服务的天然优势,弱势群体一定程度上受到排斥。*近金融管理部门从融资环境和传导的角度提出用“三支箭”政策组合解决金融服务准入问题;从重塑信贷和文化结构、发展多元资本市场等角度提出改善融资服务,这些都有利于多方面解决融资难问题。


  三是应关注融资成本问题。融资成本取决于市场主体的信用能力,同时也与观念和信贷文化有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贵有企业自身因素,大部分民营、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短,不能提供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担保条件,企业财务治理不规范,自有资金不足,贷款的风险化解和补偿能力较弱,缺乏必要的金融中介机构,等等。解决这些痛点和难点应主动发力、主动作为,通过深化金融制度改革和利用金融科技,赋能传统金融机构,降低金融交易成本。*近几年,市场上重视并引入开放银行的理念,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探索。


  四是应关注数字金融普惠性问题。提高数字金融的质量是增加金融普惠性的重要方面,*银行专门研究建立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指标体系,国际上也有不少成功案例。近几年,我国各金融管理部门注重通过改善金融基础设施、优化金融网点布局、促进支付创新、改善征信体系、引导各科技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融合发展,同时注重加强公共教育和金融消费者保护等,这些做法增强了社会对金融的获得感,必将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

Wu

Wu

讲师认证:资深公考讲师

中博公考申论研究院核心成员,主编《申论基础教程》、《申论历年真题解析》、《申论强化教程》、《申论200题解析》等多部教辅教材。

免费下载老师推荐的学习资料

免费直播

金融专业大学生斩获理想offer的必修技能

01-30 19:00-01-30 20:30

直播结束

人才进化营番外——张校长寄语

01-29 19:00-01-29 20:30

观看回放

金融方向的大学生是未来投资界的宠儿

01-28 19:00-01-28 20:30

观看回放
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你答疑!
注册有礼
购课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