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财务的金融人,可以下岗了……!?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12-04 16:07
阅读:1785次

会计准则博大精深,以收入确认为例可以看出不同的境界。
财务分析的境界,大致分为几种:
*重境界,认为利润表*重要,常常分析收入、利润、毛利、ROE,很多人都在分析这些指标,但其实,这只是*初级的财务分析。
到了第二重境界,会认为现金流量表*重要,往往会分析现金流、自由现金流、资金链条等。
而再上一层,到了第三重境界,其实会研究资产负债表,应收、存货、固定资产、商誉等。
而到了更高一层境界,其实必须将会计准则完完全全吃透,才能进入更高级的分析领域。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 所有 者权益增加的、非所有者 投入资本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另外,长期股权投资、建造合同、租赁、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中中也有涉及收入。
关于公司如何确认收入,这些值得你重点关注:
1、收入性质,不同的收入,涉及到不同的会计科目,如果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你需要小心,以免踩雷。举个例子:某公司就试图将销售返点,包装成收入来实现利润调节。具体落地两步走:
*步:多搞几个销售鼓励政策,把投资者整晕;
第二步:改名换姓,换个马甲,投资者更难发觉;
通过这两步障眼法,天地在线偷换了“返点”的概念,并将其混淆为收入的“服务费”,确认为收入。
2、建造合同中的完工百分比,跟一般的销售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方法不同,在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的情况下,通常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但如果内控制度不完善,完工进度可能失真。这便给会计调节留下了空间。
例如:上市公司恒顺众昇被罚,是因为涉嫌隐瞒海外交易的关联方,信息披露违规,还有提前确认收入。值得注意的是,恒顺众昇2014年就提前确认境外销售收入,到2017才被处罚。
关键在于“建造合同”的收入确认方法,可做会计调节的地方很多,需要投资者。
3、非经常性损益,不知多少上市公司,把它用作“利润调节器”,在现行规则下,玩利润百试不爽。
典型的,就是各种ST公司的套路:在连亏两年之后,往往会通过非经常性损益,如卖房、资产处置、政府补贴、债务重组等,短期做大利润,以期实现“摘帽”。案例不胜枚举:
*ST中特:保壳财技政府补助、售卖金融资产收益、裁员降费用;*ST韶钢:政府补贴;*ST冀装:转让子公司、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减免退税;*ST天化:处置子公司股权、政府补助、土地退款利息……
一家企业的经营往往错综复杂,而作为局外人的我们,通常只能看到其中的冰上一角,无法判断企业内在的真实情况,是否做了财务粉饰、有无持续经营能力……
因此,对于拟投标的的营收、净利润,一定要拆开来细看,掘地三尺。
通过有限的财务信息,通过对会计准则的运用,深度挖掘企业的质地,是每位金融人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相关阅读: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考试问答

Lucy

FRM持证人,CFA持证人,CICPA会员(注册会计师),ACCA会员,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17年财务从业者,从事金融证书培训5年有余,授课紧跟当下热点话题,能迅速与00后学员找到共同话题引起共鸣,直播幽默有趣,被学员亲切的称为“女明星”。上课逻辑清晰,有条理,能帮助学员快乐学习的同时又能迅速掌握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