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夫妇又出事,圈钱资本+流量明星,还能走多远?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8-11-28 14:50
阅读:3294次

赵薇,这个在资本市场上被称为女版巴菲特的女子,她的故事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于是,她也成了众多吃瓜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2017年赵薇夫妇试图通过高杠杆入主万家文化,*终这场闹剧以5年禁入证券市场画上句号。当初看好“女版巴菲特”的投资者们也被坑惨。9月19日,首次涉及被告赵薇的股民索赔案件开庭,赵薇并未出庭。
在赵薇梦碎A股之前,人生赢家,女版巴菲特,但没成想竹篮打水一回头就成了空!
圈钱资本+流量明星,还能走多远?
01 赵薇夫妇又出事,遭上交所"封杀"5年
20日晚上,上市公司祥源文化(原万家文化)发布公告,收到上交所的纪律处分决定书。
决定书上面显示,上交所对祥源文化及时任董事长孔德永,龙薇传媒及其直接负责人员黄有龙、赵薇、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赵政予以公开谴责。
并公开认定孔德永、黄有龙、赵薇、赵政5年内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简单回顾一下这出闹剧的始末
先看看当事人有哪些:
祥源文化(当时公司名字还叫做万家文化)
孔德永(时任浙江祥源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西藏龙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赵薇成立的公司,用来收购万家文化)
黄有龙,时任龙薇传媒直接责任人员;
赵薇,时任龙薇传媒执行董事、总经理、控股股东、法定代表人;
赵政,时任大漠金海集团法务总监(受托办理收购事项),收购事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要知道,这已经是赵薇夫妇第三次被罚了,而且处罚一次比一次精准,之前是罚款、5年内禁入证券市场、现在直接让其与上市公司划出“隔离带”,基本上等同于被资本市场所“拉黑”了。
02 玩空手套白狼,把自己给套住了!
故事还得从2016年底说起,2016年底,赵薇夫妇打算入主万家文化(现更名“祥源文化”),引起了财经圈和娱乐圈的高度关注。
2016年12月26日,万家文化一纸公告,震惊了整个娱乐圈跟财经圈,赵薇要花30亿买下大股东万家集团的1.8亿股份,持股比例占29.13%,成为万家文化的实控人。
万家文化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称,公司*大股东"万家集团"将其持有的1.85亿股公司股份,转让给龙薇传媒,龙薇传媒的背后正是赵薇。
3天后,上交所发出问询函,询问收购的巨额资金来源,揭露了赵薇夫妇企图高杠杆借款30.56亿元的如意算盘。随后,在监管层不断追问的压力下,2017年3月份,龙薇传媒终止了收购方案,赵薇控股祥源文化的计划正式泡汤。
*后被证监会给予警告,分别处于30万元罚款,且被采取五年的证券市场禁入。
现如今,上交所对赵薇夫妇的所作为“盖棺定论”,也将一系列谜团浮出水面,曾经的那个所谓的“女版巴菲特”,终究只能落得“一地鸡毛”。
03 明星证券化背后 资本+流量明星=圈钱?
在资本的驱使下,大IP+流量明星的圈钱模式曾一路狂奔。不开公司的艺人不是一个好明星。
艺人相较于普通人而言,多了一层限定。他们中或许有深耕资本市场,沉淀了深厚的证券知识,但是也有绝大多数人,技术含量低,并且对资本市场、对证券不了解。
1、娱乐圈更迭速度快明星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明星艺人涉足资本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了个人信用担保。但这些资本价值与明星影响力深度绑定,而娱乐圈的更迭速度如此之快,这些资产隐含了较大的风险。
2、可能造成虚假利润,粉饰财务报表
上市公司收购明星壳公司,除了布局明星资源的考虑外,也在一定程度上粉饰了财务报表。
沪上一家基金公司行业研究员认为,以往明星与公司签约,是作为公司的合作伙伴出现,其片酬计入到费用或成本里。但现在上市公司收购明星的壳公司,这部分在财报里则变成了上市公司的收入。
由此看,赵薇被“封杀”一事,其实某种意义上面来说也是对明星证券化的一次警告,还有着远比事件本身更为深刻的背景和意义。
来源:中国基金报、21财经搜索FRM®金融风险管理师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相关阅读: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考试问答

Sherry

CFA持证人,FRM持证人,六年投融资金融行业从业经历,现任金融专业讲师,谦逊而不平凡,讲法新奇,“相声式”授课法,上课带动性强,善于举例与互动,学员听、学自如。讲解逻辑严谨,公式推导清晰,学员理解轻松。归纳总结清晰,授课有方,学员快速记忆。考点把握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