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林:与价值为伍的会计人生精彩多姿
文章来源: 财务与会计
发布时间:2018-10-24 17:55
阅读:1292次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至少经历过三次归零心态转换的考验,第一次是1997年从公务员转换成中介组织(会计师事务所)从业者,开始了自主经营、自食其力的身份转换;第二次是1999年从体制内身份的中介机构再次“下沉”到体制外,进入民营企业,成为一个没有退路的打工仔(我一共到过三家企业任职,均担任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裁兼财务总监,期间也在其中一家集团所属的上市公司兼任过独立董事,后来正式任职这家上市公司的董事、财务总监);最后是2017年从企业集团高管进入到一线金融从业者,从零开始新的创业(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管理公司——上海博将资本的合伙人)。每经历角色转换,都会面临家人和朋友的疑惑和不解。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我自己是再清楚不过的,每次的角色转换确实都面临心理和心态的再次适应和调整,从过去不求人、不看人脸色,还能经常受人眷顾的岗位,到时时处处需要求人,接受被拒绝的委屈,需要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不过每次我都挺过来了,并都能很快适应,对每次转换的结果我都感到满意,最终也都得到了家人和朋友们的理解和支持。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归零心态,要有挑战自我的勇气,人生充满激情才能融化一切困惑。做人是要有梦想的,要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节奏,保持乐观主义,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在转型金融之前,我也有过纠结和彷徨,做私募股权投资是不是跨界?是不是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对自己耕耘过36年的会计事业离经叛道吗?后来我想明白了,金融看起来有些高大上,但还是大财务的一部分。如果说两者有什么不同,那就是金融可以面向更多的社会主体,对我来说也许是更好的归宿。只要与价值为伍,财务活动就无处不在,会计人生必定精彩多姿!
让学习成为习惯用心智开拓未来
坚持学习是我始终不渝的习惯。起初,我是个两次名落孙山的高考落榜生,在经历了几个月的集中培训学习后,一到工作岗位我就抱着满腔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状态,主动去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第二年我就被分配到浙江省东阳市偏僻的一个边远乡镇,负责该乡的财税征管工作。这个乡不算大,税收征管点加上一个临时的税务助征员总共只有3个人。1983年我到这个乡,当年的工商税收征收任务是8万元,到我调离的1985年已超额完成了14万元的年度任务,每年都保持了很好的增长速度,而且给几家骨干乡村集体企业还减免了不少税收,促进了当地企业的快速发展。这期间,我考取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财政专业函授大专,被评为好学员,被调到了城区工作,又被推选为财税所的副所长,是我们所在的市财税系统当时年轻的中层骨干。后来,我又在市内几个基层所调动任职,边干边学,还多次被市局调派到每年举行的“全国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检查组工作并担任负责人。通过刻苦的学习,我1995年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全科考试,那段时间我还连续通过了经济师和会计师职称考试。1997年,我被调任市财政局属下的会计师事务所担任负责人,期间我又先后考取了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的执业资格。
获得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财政学专科文凭后,我又连续参加了浙江大学的法律本科自学考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EMBA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学位班、中国人民大学的工商管理DBA博士课程班,通过学习不断丰富提升了自己的知识领域。在注重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我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先后取得国有大中型企业财务总监任职资格、上交所独立董事资格、证券从业资格、基金业从业资格,拿到了从事这些职业的敲门砖。同时,在我的工作和学习中,力求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自己有效的工作实践总结提炼成学术成果,提升自己的专业学术素养,先后在国家、省级专业类报刊杂志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多篇。2011年,我还顺利通过了浙江省正高级会计师的任职资格评审。
多年的学习成长经历,使我认识到一个人应始终保持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不断接受新事物的开放心态,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后续职业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汲取丰富的营养和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学会统筹规划把事情看得更长远一点
我们在工作中设定和达成一个目标都要先有一个好方案,必须兼顾所有者、融资方、合作方、监管部门、经营者、内部员工、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关切。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洞察长期的政策走向,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确定自己工作的目标路径,制订系统周密的方案。这在我的财务工作实践中,也有着深刻的体会。
1999年,我刚离开财税部门来到的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就面临着一场不小的税务纠纷,被税务部门通知要求补税加滞纳金1 600多万元,并等候处罚决定。与税务部门争议的焦点是公司刚涉足的第一个房地产代理服务项目,被税务部门认定为是房地产的开发销售行为,为此公司可能面临要多交至少10倍以上的税款。更为严重的是这个纠纷案件还可能会被认定为是涉税犯罪案件。当时公司专门成立了协调小组,由我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处理。通过收集整理大量的佐证资料,与税务征收机关多次沟通,反映实际情况并举证,先后经历了2年多的时间,最终才获得了税务部门的谅解。
这起纠纷之后,我在处理房地产公司的许多财务税务事项中,对树立全局观、系统观、历史观,把握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例如:对如何最大化提高公司融资能力的筹划;如何把握好所得税政策的大趋势,对房地产项目的经营周期、利润释放周期做好合理规划;如何对开发商在同城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尾盘采取整合统一管理的筹划;如何运用税收和财务政策,在土地增值税清算中争取合理税负的筹划等。
在18年的民营企业高管任上,我担负的主要职责是CFO,所经历的具体工作大体上包括:为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梳理管理流程,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制度,落实经营者股权激励以及考核分配机制,负责公司法务谈判,制定集团和下属公司的财务战略、财务总监委派制度、财务分析评价制度,进行税务筹划、并购筹划,收购兼并及合作谈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公司上市筹划、公司股改、精细化成本管控等。通过以上措施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对促进公司增收节支是非常明显的,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相关公司董事长和其他高管的认可和积极评价。
价值管理与价值投资殊途同归有价值的人生才精彩
会计人与投资人都是围绕价值做事。会计人以价值管理为侧重,投资人以挖掘和提升价值为目标。
回顾自己为何会选择私募股权基金这个行业,说来也是有渊源的。大概在1998年,我读了赵炳贤先生的《资本运营论》(兼谈投资银行家在中国的角色)一书,开始对资本运营有了浓厚的兴趣,作者引入了西方把投资银行家比喻成金融工程师的概念,描绘了投资银行通过资本运作、兼并重组优化社会资本配置,发现和创造新的价值的场景案例。对于我国当时资本运作没有很多理论和实践的参照,而盘活大量国有资产却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的情况下,投资银行家职业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
自那开始,投资银行成为我特别敬慕的职业。虽然后来我也负责过不少投资和兼并重组项目的运作,但总觉得不是我心目中的投行业务。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行业分析、财务尽调、商业尽调、法律尽调、风控措施等多方面远没有真正做到投行的专业水准,让项目运作留下了很多遗憾,甚至也有惨痛的教训。因此,有机会加入一家私募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也算是圆了我的一个梦。我想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孜孜不倦的求知欲和奋发向上的处事态度,在这个领域成就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也是成就一个会计人的新天地!
与价值为伍,会计人生一定很精彩!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William Niu

雅思8分,高级词汇工程师,云南大学美国史专业,全能讲师 教龄8年,全国教师状元堂成员,钟爱英文,醉心学术,以源解词,以词升读,以读养写。提分高分案例1000人次+,大量学生实现写作5.5提升至6.5+,20至28+,GRE verbal 一个月内提升至155+,顺利入读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