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18*人工智能大会正式拉开帷幕。此次AI盛会的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科学家已经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来实现人工智能。如今,结构化数据的爆炸式增长、运算能力的价格越来越亲民,以及技术和算法的成熟,终于为这种技术的广泛部署和采用奠定了基础,使之为新时代赋能成为可能。
会上,BAT三大巨头创始人马化腾、马云、李彦宏分别就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发表了演讲。马云畅想了未来的生活场景:过去人们一年可能去30个城市,但未来一年能去300个城市;现在人们*工作8小时,但未来只要工作4小时甚至2小时,“我们做不到,但我们的孩子做得到。”
人工智能的变革力量正在挑战智能机器所能达到的极限。与此同时,行业和非行业机构提出了一些聚焦数据成熟度、治理和劳动力影响的问题。这些都是尚未完全解决的复杂问题,因此突出了很多机构面对AI的准备不足。
面对人工智能无与伦比的势头,历史悠久的传统财会行业同样未曾『幸免』。
工智能在财务领域的部署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增强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理解大量的非结构化、持续更新的数据,并产生诊断见解和预测模型。财务部门高管可以利用这一技术预测未来一年的销售,并确定每个季度所需的适当现金头寸。
复杂任务自动化
一旦为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技术提供足够的数据,他们就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学习,并且能够独立处理更复杂的非线性任务变化。由人力完成的数据繁重的日常任务可以被自动化,减少错误并提高速度。具体例子包括发票和费用结算自动化,监控过程并自动修正偏差等功能的实现。
复杂报表的生成
自然语言工具可以利用多个内部和外部数据源来快速集合成相对复杂的报告(例如,为投资者关系或董事会生成报告)。这使得报表生成工作变得更加简单,使用户只需要对报表进行编辑而不是从头开始创建报表。
欺诈检测及预防
机器学习工具可以通过分析与其他数据点的交易行为来提高欺诈检测能力,这些数据点很可能被人类分析师忽略。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演讲中表示:“未来那些无法拥抱AI、利用AI、通过AI进行转型的公司,都会死掉。”
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无法拥抱AI、利用AI、通过AI进行转型的财会人,也都将“死掉”。
AI已经进入到财会工作中
自2016年德勤正式宣布与Kira Systems联手将人工智能引入财务工作中之后,仅仅一年的时间,能够快速“阅读”数千份复杂文件并从中攫取和构建相关信息,继而作出*分析的德勤财务机器人——“小勤人”便正式问世,并且为繁复的事务所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
• 任务执行*度高于人工,可以24*7不间断工作;
• 流程自动化帮助部门解放生产力,将重心转移到高附加值工作中去;
• 优化财务流程及其标准,增强对数据的分析水平;
• 快速响应企业业务的变化和扩展,使之真正能达到*全覆盖。
在这样人类无法企及的优势之下,人工智能的价值无疑得到了巨大的体现。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了,没人能躲得过去!
企业的“生机”,财务人的“危机”
对于企业来说,引进人工智能技术的确是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站在传统财会人的角度,强大的人工智能无疑是他们职业生涯或将遭遇的巨大“危机”。毕竟,光是无法连续7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这一点,人类就输得彻彻底底。
很多传言说,会计是个下滑的行业,而且*终将被先进的科技和软件所取代。
事实上,对于业务体量大的企业来说,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代替人力操作一定会大大提*率,同时也能促进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业财融合”的目标。
因此,如果你是简单的核算型会计,那就应做好迟早会被计算机取代大部分工作的心理准备,当然,简单的录入工作还是要承担的,只不过,那时你要想获得更多的薪水,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显然只属于简单劳动的范畴。
危机已经蔓延,财务人的“转机”又在哪里?
既然我们无法阻挡科技的发展,那便只能从自身出发去适应和转型。
当大多数简单重复的劳动被计算机更快更好的取代之后财务人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分析、规划、控制和决策工作。因为目前看来,人工智能能够助力简单重复的操作,但仍然无法做出主管判断和应急管理。
因此,管理型会计便成了传统财务人打通人工智能壁垒的新“转机”,财务行业中广泛涉及分析、预测和统筹的领域才是财务人未来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做的都是前端数据的收集、清洗、初步分类,而*终结果的预测和结论认定仍然需要人工决策,而这个角色便是目前正如火如荼的管理会计。
事实上,我国在几年前便开始关注国内管理会计的发展,国资委和*外国外专局于2009年便引进了美国注册管理会计CMA认证,到目前为止,CMA仍然是*一个被*正式引进的国际财务管理认证,同时也被列入*重点人才培养计划。长久以来,CMA都被*500强企业和央企国企作为评估录用高级财务人才的衡量标准,并且受到了全球财务管理者的认可。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要想学习先进的、完善的管理会计知识,便可以从学习CMA开始,拿下CMA认证之后才能够将管理会计的思维和方式应用到企业财务的实际操作中去。
学习管理会计知识*重要的仍然是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尝试深入企业业务部门,结合财务数据思考企业日常运营流程,看透数据背后的意义,从“事后”会计向“事前”会计转变,才能够度过这场来自科技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将我们推向了一个解放双手的时代,却并不是要无情取代,而是激励财务人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管理事务的思考上,向管理会计转型是其*佳出路。
“机器永远不可能控制人类,也不可能战胜人类......机器只能快速计算,但人类有真爱”。因此,我们不必过分恐惧AI的能力,“善用之”才是破解危机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