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碗米饭7元,海底捞、喜茶“报复性”涨价能否自救?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0-04-13 11:26
阅读:2161次
晴天霹雳!继海底捞之后,喜茶也涨价了!…
复工后不少网友发现“喜茶涨价了”,调查发现喜茶多款产品涨价2元,喜茶回应多款产品涨价2元,是因为原料成本上升。
引起热议的海底捞
近日,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晒出了自己在海底捞线下门店的消费单,吐槽其价格上涨,“人均220+,血旺半份从16涨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调料10块钱一位;米饭7块钱一碗;小酥肉50块钱一盘,过分了啊。”
光知道海底捞涨价,可这也太贵了吧?
当然了,一众网友对此也并不买账:
海底捞的涨价也引发争议。
支持者认为,眼下成本都在涨,再加上疫情受到巨大损失,“海底捞有涨价的权利,吃不吃是你们的选择”。而反对者的声音是,工资没涨,消费却涨了,不可思议。
头部奶茶品牌全面迈入“30元时代”
无独有偶,近期,有不少网友也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高呼“喜茶涨价了”。
例如,喜茶于2019年第四季度推出的新品“豆豆波波茶”,价位从25元涨至27元。而几款常规产品,例如“奶茶波波”、“芝芝莓莓”、“多肉葡萄”等产品的价位,亦分别在原来25元、30元、28元的基础上涨了2元。
在微博上,吐槽奶茶涨价的用户比比皆是。有网友表示,超过15就不喝了,还是自己买牛奶自己做吧。
喜茶工作人员回应称,一共才五款产品涨价,而且是因为原料成本上升才调整的价格,和疫情也没有必然关系。
除此此外,“奈雪的茶”部分产品也出现了涨价1元的情况。
餐饮业涨价背后的经济学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餐饮行业涨价是没什么问题的,一家饭店或奶茶店的收入就是客单价乘以翻台率。以海底捞为例:
中信建投研报之前判断疫情对海底捞 2020 年的营收带来损失约 50.4 亿元,归母净利润损失约为 5.8 亿元。关闭一个月多的海底捞要想弥补利润损失,要么提高翻台率,要么提升客单价。
海底捞的翻台率在去年已经逐步下降到4.8左右,这个数据不可能再提升,相反,由于疫情期间开放餐位少,店内用餐密度降低,总的翻台数必然减少。因此海底捞只能以提高价格弥补损失。
一般来讲,商品价格一旦提升,消费人群也会随之下降。
但多年来海底捞建立了比较牢固的品牌护城河,品牌溢价能力较高,排队1小时以上对于海底捞来说是常态。因此虽然涨价会让一部分消费者用脚投票,但因为海底捞消费群体总量大,因此单店的消费人数并不会明显下降。
事实也是如此,堂食开放后,海底捞排队仍然需要1小时以上,看起来消费者依然逃不过真香定律。
餐饮行业涨价能否自救?
虽然海底捞成为众矢之的,但复工后涨价的餐饮企业又何止海底捞一家。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数据显示,全国餐饮业1-2月实现销售额2900亿元,同比下降60%。
此前,恒大研究院发布《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指出,因此次疫情影响,今年餐饮行业零售额仅在春节7天内就会有5000亿元的损失。彼时,疫情刚开始爆发不久,海外疫情尚未严重。在全球确诊病例早已突破百万之际,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将更为持久。
各家餐饮企业自救措施不一而足,总的来看,发力外卖、自提、售卖半成品等仍是主流趋势,其余创新之处主要集中在流量获取和出货渠道建设之上。在自救之外,各地政府发放的大量消费券,也为餐饮企业的复苏助力良多。
你又怎么看待餐饮行业的涨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