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把财商教育当成终身教育了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8-09-12 14:14
阅读:1334次

又是一年开学季,各大电子商务平台都摆上了醒目的宣传广告,新一轮的“开学经济”升温。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片火热的市场,试图利用校园贷诱骗学生。据媒体近日报道,不少读者来信反映这一问题,呼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理财教育和防骗宣传,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
披着回租贷、培训贷等“新马甲”,校园贷借尸还魂丝毫不让人诧异。在一本万利的畸形利益刺激下,一些不法之徒不愿乖乖舍弃这一敛财工具,总有人铤而走险。如今,大学新生步入校门,涉世不深,往往对校园贷缺乏基本认知,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沦为新的受害者。
“诛一恶则众恶惧”,对臭名昭著的变种校园贷应依法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校园贷的危害已无需赘言,防范大学新生被坑,无非两种途径:一是让校园贷远离大学生,这需要依法严惩以身试法者;二是让大学生远离校园贷,这需要普及财商教育,特别是给大学新生上的开学*课中融入财商元素。
受传统义利观的影响,国人似乎羞于逐利,耻于谈钱,更遑论财商教育。多年前,一本名为《富爸爸穷爸爸》的书风靡一时,书中的“财商”概念逐渐为人接受,但财商教育并未为人熟知。目前一些学校已试水财商教育,但只是星星点点,既没有形成阵势,也没有形成气势。
一说到财商教育,不少人就会想到赚钱,这其实是对财商教育的误读或窄化理解。完整意义上的财商教育,既包括正确对待金钱的态度也包括如何支配财富,既包括如何挣钱也包括如何防止被骗,像提醒孩子别成为校园贷的围猎的对象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推进财商教育,应从早从小抓起。在一些发达*,早在幼儿园时期,家长和学校就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财富观培养,而不是等到孩子长大成人才忙不迭补课。据报道,“股神”巴菲特年仅6岁时,就以每箱25美分的价钱在爷爷的杂货店购买一箱可乐,然后加价在附近兜售。这与家庭熏陶有关,恐怕也与社会氛围有关。
推进财商教育,应从设置课程开始。在中小学期间,就可以适当设置相应的财商课,这种设置不是点缀,老师上课也不能走形式。如果只是赶时髦,盲目追风,或者把财商教育当成应付舆论的工具,其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推进财商教育,还可以多些案例分析,特别是让学生有实战体验。财商教育不只体现在课堂上的耳提面命,还体现在实践中的“如切如磋”。一定程度上说,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锤炼,学生不仅能够洞若观火,免于被骗,还能真正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对财富有更深刻理解和把握。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短期内受到系统的财商教育并不现实,但这不妨碍学校通过提醒来强化他们的防骗意识。比如,教育部和银监会、人力资源部等部门去年就联合印发文件,明确取缔校园贷款这个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放贷款。类似这种信息,高校就应该及时告知大学新生。如果大学新生确有贷款所需怎么办?相关部门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起起校园贷事件之后,教育部曾明确要求,“各高校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教育,加强对学生金融知识的教育,加强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引导学生不要上当受骗。”换言之,就是要不适时宜地推进财商教育。目前看,问题不是出在制度层面而是出在执行层面。倡导再多不如行动,制度再多不如落实。
在市场经济方兴未艾的今天,我们有理由更懂得何为真正有意义的义利观,也有责任通过财商教育来涵养正确的财富观,以更好地利己利人。把财商教育当成终身教育,是时候了。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Dolly

浙江大学学士(会计学),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硕士(美国税务方向),有超过7年会计学系经验,和超过5年的美国财税工作经验。曾就任于华人会计师事务所,服务多家中美中央型国资企业,全面熟悉美国个人企业税务操作,商业税务及经济法条。Dolly以超高分一次性通过CPA全科,现任中博教育REG(美国税法及商法)科目负责人及主讲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