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相对价值评估模型
文章来源:CPA官方教材
发布时间:2021-12-22 14:00
阅读:439次

《财务成本管理》是CPA考试中较难的一科,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和公式较多。在复习中,考生们要熟练记住每个知识点和公式,并学会运用。本文为考生们整理了知识点:相对价值评估模型,备考的同学们可以参考学习。
相对价值评估模型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在概念上很健全,但是在应用时会碰到较多的技术问题。有一种相对容易的估值方法,就是相对价值法,也称价格乘数法或可比交易价值法等。
这种方法是利用类似企业的市场定价来估计目标企业价值的一种方法。它的假设前提是存在一个支配企业市场价值的主要变量(如净利)。市场价值与该变量的比值,各企业是类似的、可以比较的。
其基本做法是:首先,寻找一个影响企业价值的关键变量(如净利);其次,确定一组可以比较的类似企业,计算可比企业的市价/关键变量的平均值(如平均市盈率);最后,根据目标企业的关键变量(如净利)乘以得到的平均值(如平均市盈率),计算目标企业的评估价值。
相对价值法,是将目标企业与可比企业对比,用可比企业的价值衡量目标企业的价值。如果可比企业的价值被高估了,则目标企业的价值也会被高估。实际上,所得结论是相对于可比企业来说的,以可比企业价值为基准,是一种相对价值,而非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
例如,某投资者准备购买商品住宅,出售者报价50万元。如何评估这个报价呢?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类似地段、类似质量的商品住宅,计算每平方米的价格(价格与面积的比率)。假设类似商品住宅每平方米价格。0.5万元,拟购置的住宅是80平方米,利用相对价值法评估其价值是40万元。于是,投资者认为出售者的报价偏高。投资者对报价高低的判断是相对于类似商品住宅而言的。实际上,也可能是类似住宅的价格偏低。
这种做法虽简单,但真正使用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类似商品住宅与拟购置的商品住宅有“不类似”之处,类似商品住宅的价格也未必是公平市场价格。准确的评估还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另外的修正,而这种修正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复杂,它涉及每平方米价格的决定因素等问题。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假设是明确显示的,而相对价值法的假设是隐含在比率内部的。因此,它看起来简单,实际应用时并不简单。
相关阅读:【CPA《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实体现金流量模型】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Ariel

CICPA会员(非执业),ACCA准会员,某世界五百强汽车企业多年财务部门工作经历,从事总账会计财务分析等多个岗位,参与共享中心建设、报表自动化合并等多项大型集团项目。实战经验丰富,业务能力扎实,主要教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授课思路清晰严谨,又不失趣味。善于以生动有趣的案例讲解复杂的知识,帮助同学们理清知识点脉络,把握课程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