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FRM® > 学习指导 > FRM®知识点|信用风险度量

FRM®知识点|信用风险度量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1-12-22 11:35

阅读:502

信用风险度量工具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名义数量、风险加权数量、信用评级数量和内部组合信用模型。

修改后_10.jpg

--名义数量(notional amounts),就是简单的风险暴露。

--风险加权数量(risk-weighted amounts),就是对风险暴露进行粗略的风险调整。

--信用评级数量(notional amounts combined with credit ratings),就是对风险暴露根据违约概率进行调整。

--内部组合信用模型(internal portfolio credit models),就是将所有的信用风险整合起来。

起先,信用风险通过总的名义数量来度量,用一个乘数,例如8%,乘以名义数量就得到针对信用风险需要持有的资本储备。

这种方法的问题是忽略了违约概率中的变量。

点击免费下载>>>更多FRM学习相关资料

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信用分级制定了一个非常粗略的信用风险分类,提供了度量每一种名义数量的风险权重。这是推动银行根据风险程度持有足够资本金的首次尝试。

然而,这些风险权重被证明过于简单化了,使得银行有动机在巴塞尔资本金要求下改变它们的资产组合来最大化其股东回报,这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存在更大的风险,而这当然不是1988年法案的初衷。

例如,AAA评级和C评级的公司信用并没有什么区别。由于在同样的资本金管制下,对C评级公司的贷款比对AAA评级公司的贷款更有利可图,因此银行部门必然将其贷款组合转向低评级的贷款人。

这导致了《巴塞尔协议Ⅱ》的诞生,它允许银行使用其自己内部的或外部的信用评级。这些信用评级更好地代表了信用风险。

虽然有这些改进,信用风险仍然是简单地计算各风险暴露然后再加总。

这没有考虑到资产的分散化效应。

内部组合信用模型则考虑到了这一点。然而这些内部模型产生了一些新的挑战,因此目前还未被巴塞尔委员会作为资本充足要求接受。

推荐阅读:FRM®知识点|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

2022年FRM®最新学习资料包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FRM®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

Lucy

Lucy

讲师认证:精通财务和金融两个领域,是证书的“大满贯”选手

FRM持证人,CFA持证人,CICPA会员(注册会计师),ACCA会员,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17年财务从业者,从事金融证书培训5年有余,授课紧跟当下热点话题,能迅速与00后学员找到共同话题引起共鸣,直播幽默有趣,被学员亲切的称为“女明星”。上课逻辑清晰,有条理,能帮助学员快乐学习的同时又能迅速掌握知识点。

免费下载老师推荐的学习资料

免费直播

听学姐唠唠大学那些事

09-18 19:00-09-18 20:00

观看回放

瑞幸事件-是做空,还是对冲?

05-07 19:00-05-07 20:30

观看回放

当下金融市场 VS 08年金融危机

04-26 19:00-04-26 20:30

观看回放
来戳我咨询呀~
注册有礼
在线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