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研究:百世快递被收购的商业战略调整
文章来源:CMA官方订阅号
发布时间:2021-11-05 16:01
阅读:1210次

在双十一电商大战的前夕,物流行业格局突变。尽管此前多次辟谣,百世集团还是在10月29日宣布将其国内快递业务出售给极兔速递,出价68亿人民币,包括国内快递相关公司的股权、资产、网点、转运中心、人员、技术、系统等。
百世集团董事长周韶宁在内部公开信中表示,“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近年来百世的快递和快运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受到去年“快递价格战”的影响,百世的亏损更是达到了20.51亿元,市场占有率被进一步压缩。从可持续性战略来讲,百世集团将快递业务打包卖出并非一件坏事。
极兔速递来势汹汹
急需形成可持续性竞争优势。极兔速递创立于2015年8月,可谓一匹黑马。根据官方介绍,极兔速递的快递网络覆盖多个国家,通过价格战,在国内市场亦抢占了市场份额,站稳了脚跟。但是,靠价格战换市场的打法终究不可持续,如何继续扩大业务量、形成规模效应,是极兔眼下的当务之急。
兼并收购的巧妙节点。极兔速递除了在国外有大量资金支持,国内也有红杉、博裕等财团进行投资。但在4月融资不久,监管层就对愈演愈烈的快递价格战进行了干预。截至目前,极兔日单量在2000-2200万之间。而据百世集团本年度二季度财报,其快递业务日单量约2500万。此次兼并收购,不仅能够将极兔速递的单量翻番,凭借百世与阿里的亲密关系,极兔很有可能在淘宝订单上划分一块很大的蛋糕。鉴于目前反垄断的背景下,极兔速递进入菜鸟网络也并非没有可能。
百世集团轻装转型【点击免费下载>>>更多CMA学习相关资料】
权衡取舍,寻找最优解。2021年第二季度,百世集团的营收为为73.75亿元,同比下降5%。百世集团在财报中称,该减少主要是由于快递和货运业务部门的平均售价(ASP)下降,被快递和货运量的增长抵消了一部分。这意味着,随着中国快递市场价格战的持续,百世的快递业务在短期内看不到扭亏为盈的希望。因此,以68亿人民币的高价出售核心的快递业务,也并非是一桩坏事。
价值创造,寻觅新途径。从去年11月开始,百世集团开始进行战略调整,率先剥离掉了持续亏损的“店加”业务,聚焦核心物流业务。在剥离掉持续亏损的快递业务之后,百世集团的业务将主要以百世快运、百世供应链和百世国际为主。董事长周韶宁表示,“百世将集中精力和资源,进一步推动供应链、快运、国际业务的深度融合,加快业务的发展,打造国际化的综合智慧供应链服务。”
机遇与挑战并存
双方运营管理与网络融合成关键。正值双十一的业务旺季,针对数目庞大的末端加盟商、加盟网点如何合并等问题,周韶宁透露,“从协议的签订到最终的交割还需要一个过渡期。在此期间,百世全国网点仍然按照百世快递现有的规章制度和运营要求持续努力经营。”百世快递整体网络较为系统,极兔如何在交割过程中承接好百世的各大网点系统,并非易事。
战略风险管理贯彻始终。极兔与百世的合并,不是简单的“1+1=2”,快递行业单纯依靠业务量来争夺第一的时代已逐渐远去,目前考验快递企业的是成本管理、负债率、现金流等综合能力,这是完全不一样的竞争策略。极兔速递执行总裁樊苏洲表示,“本次收购优势互补,可以优化双方在中国市场的末端网络布局,推进网络精细化运营。”极兔成长时间较短,管理相对粗放,在提升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的优势背后,百世的客户和网络能不能接受极兔的理念,市场上的其他竞争对手不会给过渡的机会,这些风险都客观存在也必须面对。
“内卷”之下激流勇进。快递行业之所以这么“内卷”,核心在于产品无法差异化,竞争力主要靠价格。有一句俗话叫做:宁愿累死自己,也要饿死同行。“四通一达”在价格战中大量失血,极兔速递作为猛烈的后浪,并购百世确实是在风险中激流勇进,能否获得进一步的成功,则还需要时间来慢慢证明。
相关阅读:【CMA研究:可口可乐公司2021 Q3营收破百亿】
2022年CMA最新资料包领取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Nicole

本硕均为英中翻译专业,雅思7.5分 英国莱斯特大学本科,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硕士,五年雅思教学经验,有着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讲师授课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带出众多听力单科高分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