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核算各部门不配合,会产生怎样的矛盾?
文章来源:壹加壹财务
发布时间:2021-02-20 14:51
阅读:1169次

财务核算是财务系统的基本职能,没有这一系统,成本改善系统、目标系统、决策支撑系统等高大上的系统都是伪命题。
财务核算要各部门配合
做好账的标准是对外安全,对内准确。把一套账算准确、算安全,绝不仅仅是财务一个部门的责任,各部门都需要配合。财务核算的是企业业务,包括销售、生产、采购、研发等,如果没有这些业务部门的配合,财务部门怎么能核算准确?比如销售产品,不通知财务部门出货,财务部门怎么核算?生产时材料不够用,车间人员直接去仓库拿材料,也不通知财务部门,那产品用了多少材料的成本怎么算得准?
当然账算不准也有财务部门自己的问题,比如成本核算用间接费用的分摊方法、成本模型不符合业务实际等。
财务核算非常有必要,而且很重要。账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基础,财务核算是财务人员的基础工作。现实工作中,能够把账记好,既考核财务人员的基本功,也体现了财务人员对企业业务的领会和把握。财务核算是为了将企业的经营成果准确反映出来,各部门为了这一共同目标,需要相互配合。
账算不准:股东之间产生矛盾
不仅是股东之间产生矛盾要分家,即便是亲兄弟、亲姐妹的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产生了矛盾,照样也得分家。
为什么股东们可以共患难,却不能一起分享成功?因为企业在不赚钱时,大家都知道没钱分,但当赚钱后分钱时,拿到的钱和期望的金额有差距,而且由于账不透明,说不清楚到底赚了多少钱,就会引起猜疑、不信任,导致矛盾产生,积累到一定时候,矛盾就会激化。
所以不论是亲兄弟还是其他人,如果合伙创业,前提必须是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账一定要透明,钱才能算清楚。最好的方式就是找职业经理人操盘,股东都不要插手,否则到一定阶段肯定会产生矛盾,会分家。
另外有些企业为激励管理层引入了股权激励,此时老板要明白,不管管理层有多少股份,大家都是股东,都应该平等享有企业收益,但很多情况下老板连账都不敢拿出来给大家看,大家怎么认可收益呢?所谓的激励,还是落不到实处。账拿不出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有一种,老板也知道账算不清、算不准,最后就只能以大概的数目来分配,导致大家有意见。
管理层无准确数字,无法做正确决策
案例:下图是财务部门对企业三种产品核算的结果,如果按白色框内的结果看,三种产品收入、成本和利润都一样,分不出好坏,无法做决策,如果营销部门做决策还有可能被误导,可能选择了C产品,放弃了A产品。但是如果了解到实际情况,如图中灰色框内的数字,会倾向选择A产品,C产品就不做了。
但并不是说C产品一定不做,如果C产品销售的同时能带来融资效应,或者属于战略性亏损,也是可以做的,如果没有任何作用就可以砍掉。
融资效应,比如进价10元,卖9.9元,10元可以三个月后付款,而9.9元收取现金,获取的收益是10元三个月的资金利息。
战略性亏损,如果亏损产品是前端产品,可以带来其他后端产品的销售,这样的产品必须要保留。
某个企业亏损就是由于产品种类很多,核算不清楚,有可能销售的还是亏损产品。产品种类过多,每个产品的销量都低,不能满足量本利原则,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后来该企业把产品种类从200个砍到50个,就扭亏为盈了。
无法实现经营管控职能
会计系统本身就是一种管控工具,但若账实不符,账面记录的存货是否还在库里都不清楚,应收账款因相关的业务人员辞职了也对不上数,在这种混乱的状况下,会计系统就失去了管控的作用。如果企业规模小可以,老板自己顾得上,还可以记得清楚,当企业越做越大,很多事情不可能都知道时,如何能全面掌控企业。
账面存货与仓库实物对不上,就要去核对,找出差异的原因;应收账款对不上,就要与客户对账。
还有很多企业的其他应收账款、其他应付账款都对不上,这些其他款项往来应该是较少发生,容易核对清楚的。但因为公私不分家,其他应收账款都挂在老板名下,企业回扣没有发票入账,支出也挂在老板名下。所以老板要去问问财务部门,自己名下与其他企业往来金额是怎么形成的,是否都是真实业务发生的,如果没有原始单据,怎么证明这些数据的准确性。
财务总监要做一件事,就是要与老板进行确权,如果查不清往年的数字,就按现在的账面数字进行确认,但从此之后按要求核算,入账金额要有原始单据,要有审批流程。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Merian

CMA会员,持有基金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IMA管理会计案例大赛评委,北京大学会计硕士 加拿大维多利亚商学院MBA项目访问学者 30年国企、民企、管理咨询机构工作背景,涉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税务筹划,投融资管理、上市财务梳理,以及战略管理、商业模式梳理等管理咨询工作;CMA授课方式灵活多样,逻辑清晰,生动有趣,专业与幽默相结合,逻辑清晰中带有趣味性,能将案例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融入教学过程,让学员可以学以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