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差生到复旦双硕,四年时间,读大学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么?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0-09-01 10:10
阅读:1552次
首先,读到这篇文章的你,不管你是否有没有读过大学,都不要被有所局限。
中考、高考是很多人的转折点,但是两个转折点都脱轨了,就不能够逆袭了吗?读大学的四年时间里你可以改变什么?又有何意义?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邹振东教授曾说:大学是一张车票,它只决定了你上什么车,并没有改变你脚下的路和头上的天空。要知道,无论你上什么车,下车后的路还是要你自己的脚来走。
前些天看见一条视频:博主是一个普通的二本差等生,大学四年里,不断地学习,考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大四那年,在图书馆闭关学习,最终考上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并且走遍了世界各地,还成为了海外名校双学位硕士。
那时候她明白,失败很容易,可努力才是生活的意义。
培养独立和自信的人格
懵懵懂懂地踏入大学校园,从题海堆里刚爬出来的新生儿,对大学充满着无数的憧憬。在大学你可能会找到喜欢的事情、适合自己的朋友圈、喜欢的人、找到自己……
大学四年,你的自学能力会变强,你的人脉圈会变广,你会更加清楚什么东西更加适合自己,你会更加自信,你会更加坚强。
大学是和社会接轨的时期,是半个社会半个学生。生活和学习都需要自己来解决,也是培养一个人独立人格。大学也是个分水岭,你会发现,自律的人越来越优秀;不自律的人,还活在自己的认知里,日渐萎靡。
找到属于自己的朋友圈
在大学里,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是大部分人对于你而言,只是一个过客。真正能结交到的,可能少之又少。也有可能,在这四年里,始终找不到自己的朋友。但是这并不是什么特异人群。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朋友圈,《庄子》中有这么一句话: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不合群的人往往都拥有着独立的人格和强大的内心。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
在大学里,试着培养自己独处的个性,试着去了解自己的内心,比结交一大堆朋友来得有意义。很多人表面上风光,可实际是一种虚设。强者不需要去合群,他们知道合群只会拖累自己的脚步,而刻意合群,往往是一种随波逐流的现象。
锻炼健康的体魄
记得大学有一位舍友,极为养生,保温杯的养生茶,每天泡脚,早晚坚持跑步打卡五公里,严格控制自己的三餐。
有一次和她去超市,我问为什么每天都要做这些,不累吗?
她回答说:我做这些并不会感觉到累,相反更加快乐。因为我拥有了更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对生活,这些微小的习惯改变了我,怎么会感觉到累呢?
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如从坚持运动、早睡早起做起,生活作息自律,你的学习也会更加自律。
坚持学一门语言
那位博主自从上了大学以后,每天坚持花二十分钟背二十个单词,练习口语。大学四年还考过了雅思7分的成绩,这也为她后来出国考硕奠定下了一定的基础。
任何事情最难的就在于坚持,培养一个习惯最开始必然有一个抗拒期,不适应这个状态,可是每天拿十分钟出来真的有那么难吗?
董卿曾分享自己的读书习惯,她说,每天在睡前一个小时就会自觉地放下手机,走向书房,读个一小时的书,然后安安静静的就准备睡觉了。
大学认识一位学姐,为了拿奖学金、考取CPA、司法和研究生,在大学四年里,闭关修炼,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学习,拒绝无用的社交,最多也就是出去看一场电影,去海边吹吹风。大四那年,他并没有考研,而是被成功保研。四年拿下了国家奖学金,也考下了CPA和司法。
毕业那年,有许多公司还发offer给这位学姐,都被学姐拒绝了。
想要得到自己想想要的东西,就必须付出时间、精力、金钱,并且还要学会坚持。放弃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请过后不要再怨天尤人。因为你已经放弃了。
大学四年可以美好,可以残酷,你想要奖学金,就必须比别人努力;想要一战成硕,就必须咬牙坚持;想要去喜欢的城市,就必须比同圈层的人优秀。绩点、证书、经历、技能、兴趣……甚至可以是一种作息习惯。任何一样东西,你都必须找一件出来能超越别人,你才有机会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