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公告政策 > 00后大学生一句话问住HR:团队里的“中年人”去哪了?

00后大学生一句话问住HR:团队里的“中年人”去哪了?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0-07-10 11:33

阅读:2176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

某企业到大学去校招,HR大肆渲染,各种推荐自己的企业:

我们薪资待遇好,而且每年有完善的涨薪机制;工作时间灵活,平台好,有前途有发展,团队都是95后的年轻人,非常好相处……

一个现场的大学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HR当场懵了:“那中年人都去哪了呢?”

1

很多人说35岁是职场的分水岭。35岁之前,你可以随便跳槽,但35岁之后,上有老下有小。都说不要随意责骂年轻人,因为他可能负气离职,但中年人不同,他们身后的家庭压力太大了,他们会选择忍辱负重。

有一组职场调查数据表明: 27至35岁期间是职场最容易发生转折的时期。数据显示,职场升职成为经理的平均年龄仅为27岁,升职成为高管的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

我们都知道,金字塔顶的人就那么寥寥数几,那么根据这个数据,没有成为高管的那些40岁左右的人都去了哪呢?

中年人都去哪了?这个看似普通的问题却触及了HR的软肋。中年人都去哪了,都被老板优化掉了呗。

还记得去年甲骨文裁员事件吗,一下子裁掉了900名研发区的员工,而且大部分都是在37岁左右的工程师。35岁真的是个该被嫌弃的年龄了吗?

2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条不规则曲线。想一直平稳上升是不可能的。

35岁就是人生这条曲线中的一个小低谷。处于低谷不可怕,可怕的是处于低谷时我们所产生的“低落感”。

太多人因为“低落感”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从低谷中爬出来。

还记得前几年中兴程序员被辞退后跳楼的事件吗。因为被公司辞退,被迫接受N+1的赔偿方案,并将股价压低到2元回购,他留下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孩子撒手人寰。

工作可以再找,生命只有一次。被裁员确实事件让人懊恼气愤的事情,客观原因很多我们无法左右,但我们能做的是自我调整,重振旗鼓。

同程旅游创始人兼董事长吴志祥曾经在一档节目里对马云说了这样一番话:“非常感谢四年前马总把我赶出阿里巴巴,不然我也不会有今天”。

原来吴志祥大学毕业之后就加入了阿里,凭着自己的实力成为了副总经理,后来遭遇了裁员。之后才成功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

2020年的就业形势更加紧张,裁员、倒闭,让很多人嗅到了职场危机。尤其是家庭压力巨大的中年人。

表姐今年36了,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辞掉了做七年的会计工作。在上一家公司,没升职,没加薪,眼看着新人一届又一届,薪资比自己高,终于,表姐忍了七年之后,鼓起勇气决定跳出舒适圈。

原想着,自己工作经验丰富,一定能找到个薪酬不错的工作,可没想到,疫情断断续续,找工作也没之前想象的那么顺利,这一待业,就是大半年。

中年人到底该怎么突破职场困局呢?

李开复在《奇葩大会》上这样说过:未来10年,人类50%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随着AI技术的发达,无人超市、无人驾驶等技术陆续成型。简单机械的工作将被AI取代,以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效率。

首先你要做的就是跳出舒适圈,摒弃“铁饭碗”思想,不断提升自我价值。

还记得之前有位学员,为了转行,37岁前来备战CPA。有人问他会不会太晚了,他说:37岁怎么会晚呢?在我看来,说晚的人一定是生活的压力还不够多!

没错,压力就是动力,只要你想进步,永远都不会晚。

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你答疑!
注册有礼
购课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