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公告政策 > 粉了周杰伦19年的80后深夜发问:现在追星都这么难了?

粉了周杰伦19年的80后深夜发问:现在追星都这么难了?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7-22 15:57

阅读:3644

周杰伦又上热搜了,但这次不是因为晒娃、不是因为新专辑、不是因为奶茶,而是因为“没数据”。粉了周杰伦十几、二十年的80后、90后粉丝听不懂了,“什么是数据?”

80后、90后粉丝“被迫营业”

连夜学习“打榜”“做数据”

“别佛了,起来做数据。”

高中同学群里的一声召唤,80后杰迷小白7月20日开始“为杰伦超话打榜”时,已经是这场“战役”的第三天。4个小时之后,周杰伦超话登顶排行榜,周杰伦粉丝宣告胜利!

“为杰伦超话打榜”事件起源于7月16日晚,在豆瓣“自由吃瓜基地”小组中,有网友一本正经地发帖称:我一直看到有人说周杰伦演唱会票难买,但他微博超话排名都上不了,官宣代言什么,转发评论都没破万,演唱会一般都是粉丝去看,他粉丝真这么多吗?

小白说,以前别人问,你用什么方式粉周杰伦,杰迷回答躺着粉,天王什么都不缺,粉丝什么都不用担心,轻轻松松搞偶像。然而天王在如今的流量时代数据时代里,居然被人质疑没有姓名,老年歌迷只好“被迫营业”,在线为周杰伦超话打榜。

气愤归气愤,决定“上线营业”时,摆在小白面前的问题让她直挠头,“超话怎么玩?”“打榜是个什么东西?”

网上有网友po出超话打榜攻略,小白研究攻略练习实践大概花了半个小时,“上手很快,累的是再去联络老粉,扩大打榜的粉丝基数。”很快,多年不联系的小学同学、中学同学都在群里拧成了一股绳加入了超话打榜。“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周杰伦粉丝,更多的是不服老吧。”

短短24小时,排位百名之外的周杰伦的超话进入了排行榜的前二十;72小时,周杰伦的超话,破千万,登顶第二名;昨晚零点,被质疑微博“没数据”的周杰伦竟然直接撼动*顶流蔡徐坤在微博的地位。

小白还跟我分享了一个有趣的事情:根据超话的规则,光是日常签到,*不落的打卡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关键还要粉丝们展开互动活跃度,“比如我发了一条周杰伦的超话,需要多些人来评论才可以。”小白就去群里求互评,很快就有个中学同班同学来评论说‘回踩’。“20年前玩QQ空间的时候,‘回踩’的意思是我来你这里点评,你要回到我的空间点评。而现在年轻人的话术里,‘回踩’的意思是脱粉爱豆之后还要回来踩一脚黑一下。”

美工、文案、数据、控评、宣传、财务……

追星俨然已成“组织行为学”

周杰伦真的不如蔡徐坤的流量吗?

如果以榜单数据来看,周杰伦的确拼不过所谓“流量”。根据《*财经周刊》公布的《2018*具商业价值明星榜》,周杰伦并不在百强之内,榜单前三名分别是杨幂、吴亦凡以及迪丽热巴。艾漫数据也显示,周杰伦在2019年*季度的商业指数仅位列53名。

这么看来,周杰伦确实是被时代“淘汰”了,但小鲜肉们的“流量”又是怎么来的,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追星的?笔者曾在《粉丝是怎么靠追星赚钱的?》一文中,详解过粉丝的“组织行为学”。

2014年9月21日,王俊凯发布了一条15岁的生日微博,774天后,这条微博创下了首条转发破亿的历史纪录。四年后,蔡徐坤生日的一条四字微博“PullUp—officialversion”,仅用9天,转发就破了亿。操作这一切的就是蔡徐坤的粉丝“大军”,他们通过有组织地“做数据”,帮助蔡徐坤获得了*流量偶像的地位。

这样的组织不仅存在于火箭少女101和蔡徐坤饭圈,每一个偶像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粉丝系统——25岁以上的粉丝,正成为粉丝团队的主导者。

粉丝团队多设有策划、财务、后勤、美工、数据等小组,招聘时优先招募有专业背景的粉丝。他们精准计算每次宣传活动,覆盖人流和覆盖面积,推算实际宣发效果,并做大数据报告。

这可能是老一辈追星的粉丝无法想象的局面:地域和时间性完全消失,粉丝在无际的互联网上随时扩张和聚集,一切都变得更有效率。几年前,他们的活动还不成体系,近乎半地下。而今,嘲讽声渐消,多元文化下,人们已学会尊重别人的选择。

之前,在微博和新浪娱乐举办的“粉丝嘉年华”上,除了明星偶像,明星后援会、应援站的“站姐”们也坐上采访席。

网剧《镇魂》中男主之一白宇的全球影迷会介绍,目前影迷会管理组有包括文案组、视频组、美工组、资源组、数据站等部门,每个组10个人左右,每个组有组长来负责专门的部分。

陈立农的应援站“超级農農花路助攻队”的丸子说,粉丝组织有分工,比如有代言或者新浪微博的活动等,数据组会带领大家去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名次,然后让爱豆获得更多资源。大到广告或一些创意事件的应援,小到做易拉宝、花牌等,这些事情都是由像他们这样的应援站来完成。

单纯“用爱发电”的追星时代早已经过去,追星在当下俨然成为“组织行为学”。

媒体曝光当下流量小生流量造假问题

粉丝数据,也是粉丝经济一个重要的来源,粉丝对于明星的忠诚度,投票、送礼物、买代言产品,这些都是粉丝对于明星“追星”行为的常规操作。

但背后亦有“流量造假”的问题。今年2月,央视的新闻曝光了当下流量小生的“流量造假”问题,某些明星用户每次发布的普通内容,获得的浏览量或是点赞数轻易就能突破百万、千万甚至上亿,而要知道,微博的总用户也就3.37亿,这相当于每3个人就会转发一条该微博。

这些统计数字,为内容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评价标准,也有助于人们降低甄别和筛选的成本。然而,当数据成了*标准,甚至“流量高于一切”,数据本身的意义和作用就会被异化、扭曲,更会催生“唯流量”风,导致流量注水、数据造假等乱象。

就像周杰伦的个人价值,远不是“数据”能够衡量的。就算没有数据的支撑,他仍有将品牌传播到大街小巷的能力,而不是漂浮在网络之上。

不管怎么说,“ilun大战ikun”让这个月的新浪微博月活日活,应该已经超额完成了。

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你答疑!
注册有礼
购课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