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带我回到备考CMA的那些日子:拼命是因为我不敢停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0-10-12 16:44
阅读:3134次

2016年,龙酱还在上大学。班上有个同学拿手机偷偷看直播,导员看到了问谁赢了,他说中国,导员叫我们停下来一起庆祝,给我们每人买了一个冰淇淋。
不同于我们老师那代人为“女排精神”振奋上街摇旗呐喊,90后的我们已经没有了那份狂热与躁动,更不用说00后的你们。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女排精神”是只听说过,却没见过的集体记忆。
但《夺冠》带我们找回了那份激动和澎湃,让我们重温了那个曾让无数中国人激动的日子。
昨天,龙酱和一个考过了CMA的小可爱聊了一下这部电影,她说自己观影途中掉了好几次眼泪。
她说,我并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对女排精神也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她说,我会哭可能是因为也曾为了什么拼过命,所以有共鸣吧!
女排:人年轻的时候最怕对不起自己
龙酱看来,《夺冠》讲的是“女排精神”,又不单单只是“女排精神”。
从袁伟民到陈忠和到郎平,中国女排历经多任教练,也经历了多场思想的变革。
袁伟民说:“人年轻时候最后悔的,就是对不起自己。”
陈忠和说:“再不拼就没机会了!”
而郎平质问每一名队员:你热爱排球吗?你为什么打排球?
为了父母?
为了成为我?
其实都不是。
你应该为了你自己。
我们认真做一件事,深入地做了,这需要某些目的来维持自己的坚持,但坚持总会有一个极限,当触摸到极限时,是什么让我们突破瓶颈?
是不想对不起自己。
打不打排球,只是一种人生选择。
对年轻的她们来说,拼搏与奋斗的意义,是实现自我价值。
就像我上文提到的那位CMAer,年轻的时候尽自己的努力认真学习,不惧怕前路漫漫,不惧怕困难重重。
他们也展现出了“女排精神”,为自己的梦想拼尽全力的“女排精神”。
CMAer:拼了是因为不敢停
贺雨星说,回顾自己备考CMA的整个过程,更像是黑夜里的长跑,也不知道跑了多久,也看不见别的选手,虽然很累但是不敢停下来,要一直跑到黎明。
贺雨星
备考一个月,攻克CMA双科
成绩:P1 390;P2 370
大三的生活忙忙碌碌,等我结束实习已经是三月中旬,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开始考试了。
一开始会觉得一个月备考cma对于我来说是简单的,毕竟我是会计专业,内容很多重合的地方。
我充满干劲的规划了我的复习。
一共有五个周,用两周地毯式过这两门书,再用两周复习第二次,最后一周加深基础。
但投入学习之后,我发现并不是那么顺利,一个月对于两门课程来说,真的太短了。
更何况,开始没多久我就肠胃炎加上发烧大病一场。
养好身体后,两周就这样过去了。
很努力的总结又做题但是正确率一直不怎么满意,地毯式复习一直持续到了第三周结束。
第二阶段复习的时候,我忽然好像失去了方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入手,因为觉得哪里都是缺漏,只能拼了命的刷题,但是又是盲目的,匆忙中这一周也很快过去了。
最后一周的时候心态几乎扛不住了,我还记得操场有星星的夜晚,不想看书也不想做题,只想放纵的哭。
因为看了害怕发现自己还有这么多没有弄懂的地方,不看又觉得浪费了时间,但是其实没那么多时间让我挥霍,只是每天早晨很早就醒了然后开始一整天的奔波。
去做那些题,去复习那些知识,就好像一边龇牙咧嘴的跑步,累的表情都扭曲了,还嘴硬说我还能跑,还能跑更快,还能跑更远。
考试的前一天,我才开始复习那些大题。
没错,所有的大题是在考试的前一天才背完的,背完的时候已经一点多快两点了。
但是第二天又要起个大早,就想着快点睡。
但是怎么都睡不着,就这么反反复复一晚上,第二天都感觉不到疲惫,觉得自己就像是快乐的小疯子去了考场。
整个考试结束之后觉得自己很释怀。其实之前怎么会不累呢?
那么多天,早晨很早就醒了,压力大的吃东西吃不停,体重还一直掉。
刚考完试的那几天,每天都像是睡不醒一样,总是很瞌睡很累,就像是一根皮筋绷紧太久忽然松了一样不适应。
我的CMA备考过程真的很艰辛,有时候累的趴在桌子上都会不小心睡着,起来之后忽然觉得鼻子很酸,因为其实是连这样小憩的时间都不允许的。
很多人问我,那段时间为什么那么拼,是为了什么?
我告诉他们,那么拼是因为不敢停,不敢停是因为有梦想。
不只是CMAer,很多为了自己的梦想拼过命的小可爱看完《夺冠》都感慨很多。
郎平对女排姑娘们说,
“去谈恋爱吧,去拥抱父母吧,去享受生活吧,去感受人生吧……”
“当然也去为你们自己,为了你们自己的梦想拼尽全力吧!”
龙酱希望,等有一天,有人问你,你曾经为了什么拼过命吗?
你能告诉他,拼过,为了自己!
2022年CMA最新资料包领取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Brian Peng

8年教龄,英汉口译专业硕士毕业,英语专业八级,国家人社部二级口笔译证书 前啄木鸟教育深圳分公司钻石金牌导师,教学主管;数百场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经历,曾服务于各大政府机关,沃尔玛,美国中小学校长协会,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组委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海外高校,多国驻广州大使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