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报名后,该如何开始复习?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0-04-27 16:06
阅读:2210次

小伙伴们,你今年的CPA报完名了吗?
接下来就要进入到紧张的复习阶段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看别人的备考经验讲的栩栩如生,等到自己复习却发现无从下手的感觉。下面小编手把手告诉你如何开始CPA的复习。
先从宏观说吧。
①如果今年备考CPA多科考试,建议大家一科一科的复习。注意,并不是说要等一科完全复习好后再进行下科复习,而是采用“车轮战”方式。
假如今年报考的是会计审计税法这三科。
可以先开始会计第1遍复习,等第1遍复习结束后再开始审计第1遍的复习,同时进行会计第2遍复习,审计第1遍或者会计第2遍复习结束后,再开始税法基础阶段的复习。
整体原则就是,保证同时段内有2个科目复习,并尽量分处于基础和强化两个阶段。(这是避免单科看疲惫还能尽快复习完1轮的最好方式啦~)
②强烈建议三阶段复习法:每科复习都需要有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
基础阶段利用网课加辅导书进行初步学习,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完成课后习题。
强化阶段利用辅导书/教材进行二轮学习并跨章节总结知识点,配合练习教材例题。
冲刺阶段利用自己强化阶段总结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多频次练习错题和历年真题,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理解记忆直到上考场。
③无论你报考了多少科目,现在时间都还很充裕。第1遍复习一定要慢,把每个知识点都弄懂。
我所说的充裕不是说你报4科肯定可以通过4科,指的是你还有认真复习养成好习惯的时间。
很多人上来抱着刷网课的心态学习,遇到不会的点就跳过去。后面的复习时间会越来越紧张,如果到第2遍复习还是很多不会的点,就很麻烦,报考越多科目越麻烦。
比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更难受的感觉是什么?
是4科都半瓶子晃荡。
凡是跟大家讲6科全需要买教材的,和告诉你都不需要买教材的人一样,不是蠢就是坏。各科目有它自己考试特点,连复习方式都不能一概而论。
会计
不要只背诵会计分录!不要只背诵会计分录!不要只背诵会计分录!
这是一个很注重理解性的科目,复习过程中更多的是要理解各科目间的逻辑关系和当中的会计原理。现在考试出题非常灵活,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考试时非常吃亏。
不要上来就开始听网课,形成听课依赖。很多章节对于有基础的小伙伴是完全可以通过看书学会的,听课只会浪费时间。不懂的章节跟着网课学完后试着自己总结理解。
审计
没有事务所审计经验的小伙伴,强烈建议跟网课。这不是一个你通过看课本就可以理解重难点及业务流程的科目。自己看教材/辅导书可以过,但效率并不高。
不同于会计,审计更多的是要求我们去考虑这家企业的收入是否发生,计价是否准确,成本是否完整这样的问题,并收集审计证据以支持我们的判断。在复习中以一名审计师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复习效果会更好。
财管
毫无疑问的做题!这是一个充分验证熟能生巧的科目。财管大多数章节并不难,但是考试题量很大,需要大家保证准确度的同时提高速度。财管中的一些公式可以记忆,考场上时间紧张,反复推导会浪费时间。
很多考CPA的小伙伴都会担心财管偏理科涉及推导,数学或某某科不好会不会很难理解。不要抱有畏难心理,至少不会比会计和审计更难的~
税法
真的可以叫“碎法”,不是为了备考谁能知道竟然可以有这么多税种。在学习的时候不要只紧紧盯着增值税/所得税这类大税种,一些小税种的知识点非常琐碎,但加起来分值也是巨大的。悄悄告诉你,实在觉得记不住的小伙伴,这科可以通过刷题进行记忆。
经济法
经济法说难并不难,但每年也有人在这儿翻车,其实他重点是非常明显的,每年考试的侧重都差不多。重点章节要记忆清楚,而且在二轮三轮复习时不要只背自己已经很熟悉的考点!人是有惰性的,要有迎难而上的心态,哪儿没有记住或记忆的不清楚一定要多看几遍。后三章可以看复习时间决定,只记忆高频考点也可以。
战略
想要学好战略,背诵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战略考查大都是非常细致的知识点,很多是书上的原话,但是需要你迅速的记忆并且写出来!这是非常考查考生的灵活性的!
所以知识点一定需要你记忆下来的,你也可以通过理解的方式学习,这样也是非常的有利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巩固记忆!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Tom

ACCA/CICPA/CMA会员,FRM持证人, SAP Certified Consultant,高级口译证书持有人;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一等荣誉学士,曾获全国仅5名额的“香港注册会计师公会 -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奖学金”。 10年+欧洲大型制造业集团高级财务控制官,10年+财经培训及企业内训。累计授课100+班次,学员多次获得全国第一,执教班曾达成100%通过率。授课严谨清晰、逻辑性强、轻松幽默,精通各类会计课程,善于将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教学内容结合方便学生理解,深入研究国际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擅长通过对准则的提炼和总结设计思维导图,高屋建瓴又不失轻松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