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成绩59分因为马虎?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01-11 16:38
阅读:1988次

我们判断“粗心”的标准通常有:
1. “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那就问问自己熟练度够吗?
2. “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那就问问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
3. “审题错了,不是不会做”——那就问问自己准确率够吗?比如平时做题力求一遍做对吗?
我们常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并不是,我们必须通过“粗心”,看到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习惯有问题
很多考生在备考阶段就不认真、做题不喜欢仔细审题,做完题目也不检查,直接就找答案对照,不喜欢写步骤等,都是学习习惯的问题;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
有的考生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应该能得到的分。
解决办法:
如果做数学可以在草稿纸上先画图,画图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维清晰。另外有的孩子喜欢对同一题给出多种算法的乐趣,这其实也可以帮忙检查出一些错误。
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所谓熟练度,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
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的又快又准;
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解决办法:
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
做题准确率不高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
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
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
解决办法:
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做题建立错题本;也可以给自己制定训练的计划,每次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绩。
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分析试卷得出结论:又是粗心惹的祸!
粗心只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定能改掉!之前尝试过却没有成功的同学,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而已。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Catherine

ACCA会员,澳洲新西兰皇家会计师协会ACA会员,曾任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商业&税务咨询,参与过世界头部企业税务筹划和抗辩案例,多年新西兰事务所会计&税务咨询及金融工作经验。 6年+财经培训经验,现任多所知名高校ACCA/CPA/CMA方向班特邀讲师。温柔耐心,逻辑清晰,亲和力极强,崇尚清新和技巧型风格,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掌握知识点和考试技巧,在国外国内多地的经历让授课更加立体生动,善于将中外税法串联起来,同时传授实务经验,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学生介绍实习工作;是学生眼中的成长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