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学习指导 > 繁体字识读进入中小学课堂? 网友:看了就犯困,别给孩子添堵!

繁体字识读进入中小学课堂? 网友:看了就犯困,别给孩子添堵!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0-02-21 14:11

阅读:1325

2019年12月6日,针对《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网公开相关答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校及其他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学校教学应依法使用规范汉字。但在中小学经典阅读和书法教育中,会涉及繁体字教育有关内容。

繁体字和简化字谁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正主,网友们的讨论也是五花八门,各有歧义。简体字是否会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呢?不认识繁体字是否会影响到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呢?让我们听听学者们以及教育部的回答。

自古以来,简化字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发展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汉字由繁到简的演替趋势也日益显著。关于汉字简化“因简害义”是否有损于中国汉字的艺术美和规律性,不利于在文化传承的问题也让人深思。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大篆演替到小篆,字体逐步变化成以线条符号为主,字形逐渐固定。甲骨文和金文就已经出现了简化形式;南北朝以来的楷书、草书、以及行书中简化字也陆续的产生,出现笔画较少的俗字体。当下的简化字并不是凭空衍生的,都应通过搜集、整理、筛选古往今来所流传下的简化字,遵守着“约定俗成,稳步前进”“述而不作”的原则,在民间征求群众们的意见并试行一段时间后所确定下来的,具有着历史的传承性、体系性以及深厚的群众基础。

其实,繁体字与简化字,本同属于中国文化。文化学者于丹曾在电视节目中提及到,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成篆书,再转变成隶书、楷书,总体趋势便是从繁到简。“因为我们文字一直都在演变过程中,我们现在所看见的繁体字也是从古文演变成的今天现在的文字,所以现在有很多字就是这样识繁用简一路演化过来的。”

中国文学学会会长黄德宽也曾表示,文字作为社会性符号,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不会因此磨灭。他说:“其实汉字的发展,这个简是分两条路走得,有时候一部分字追求减省,是提高书写效率,但是要看到差异越大,阅读效率、辨认效率越高。我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传递了文化内涵就可以了,文字是一个社会性的符号。”

除此之外,教育部还表示道,文字并不完全等同于文化,文字是记录、传递文化信息的工具,中华文化的大量信息都是通过文字所记录传承下来的。想要读懂这些信息就必须要了解各个时期汉字记录的汉语书面语,由于汉字长时间的演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都看不懂繁体字,即使读得懂繁体字但若没有进行专门的培训,也同样读不懂古典诗文,不能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当下许多古典诗文已有了简化版本,如果没有进行专门教育,也是同样读不懂简化版的汉字。

教育部另称,根据国家11个部委(局)组织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对全国阅读繁体字书报困难程度的调查数据显示,阅读繁体字书报“基本没有困难”和“有些困难但凭猜测能读懂大概意思”的比例占据了58.69%;“困难很多”的比例占据41.31%,大部分集中于西部地区。以上表明:我国大部分人都基本能够认读繁体字。

很多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现在的中学生课程如此繁重,还要花时间去学习繁体字,岂不是太不体恤孩子了?也有人说,只要开了课程不考试,就行了。可见,这并不可行,大部分学生都是以考试为目的才去学,如果不考试,基本都觉得学与不学毫无差距,那开课程已没有意义所在。

不认识繁体字,其实对于学习研究中国文化经典也没有多大影响,当下的简化字是法定文字,也是最主要的文字信息载体,许多出版商的书籍大部分都已译成了简化字,一个不认识繁体字的人,只要对简化字有所了解,对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并无大碍。当然,如果是专门研究繁体字的人或是痴迷于繁体字的人来说,繁体字和简化字二者皆会,自然再好不过。因此,教育部表示,学习和使用简化汉字不但使法定的义务,而且是正常生活的必然选择,从以上不难看出,教育部门对“繁体字识读教育”的基本态度了。

教育部还称,当今语言生活中,繁体字仍在发展文字艺术、加强两岸四地以及海外华文区沟通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作用。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昭辉表示,“要想传承中华文化单纯让孩子们识读繁体字还远远不够,更应该从多学科汲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繁体字对文化传承有作用,但是这个作用不大,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学生是不一样的。生活中有机会就去了解,就可以去传承,未必要通过教学这种方式来实现传承。”

其实,识读繁体字并不是重中之重,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才是目的。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繁体字识读教育这一事件的看法,欢迎交流你的想法。



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你答疑!
注册有礼
购课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