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搬起砖无法抱你,放下砖无法养你!年底算个996的真实账!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12-31 15:30
阅读:1656次
从经济大势讲,中国在迈过“刘易斯拐点”后,人口老龄化加重,劳动力供给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之前年轻劳动力(如年轻农民工)的饱和,逐步转变为年轻劳动力,特别是高技术工种的稀缺。而白领因为大学不断扩招等原因,变得越来越廉价,由于竞争激烈,只能被动接受996工作制。
在激烈竞争和加班压力下,职场人士的健康情况堪忧,甚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员工猝死事件曝出。但尽管如此,为了生计,绝大多数职场人士还是不得不选择高强度加班来保住饭碗,或者用高学历去敲开低门槛的职业,我们称之为“职业降维”。
其实,996加班文化盛行的背后是有其经济学缘由的。下面我们就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段子”和事件来阐释一下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并提出相应的破解之道。
996在一定程度之后
会造成效率下降与资源浪费
如图所示,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后弯的,当W较低时,随着W的上升,消费者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工资涨到W1时,劳动供给量达最大。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不增加反而减少,劳动供给量从W1处起开始向后弯曲。
大家996的目的肯定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收入,开始之初,高收入是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的,这时候,工资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大,但当大家加班到一定程度,比如比996更严重的807、716工作制,人们的空闲时间被挤压殆尽,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那么,收入的增加就无法再调动人们用休息时间去加班,这时候,工资越高,劳动力供给反而下降。
另外,996工作制的盛行,也会使得整个社会的劳动供给加大,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供给需求曲线,劳动力价格也就是整体工资将会呈现出下行的状态(如下图示)。
996工作制还会使得整体职场处于一个“囚徒困境”的状态。所谓“囚徒困境”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之下,由于利己主义的驱使,使得参与多方都选择了最不利的状态。大家都想别人不996,我996从而提高效率或者产出,结果都996,产出多了,供给上升,造成价格下降,PQ之和不变,所有人白受累,这样会造成整体社会资源的无效与浪费。
工作996,生病ICU
从经济学上来说,用健康换金钱是非常不理智、不利己的行为,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会这么普遍呢?
在生活中实现财富自由的人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在为生计而奔波,特别是拖家带口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不能断的房子月供,逼迫着他们不能停下手中的工作,再加上职场竞争积累,只能选择用身体去拼。
对于企业而言,由于员工健康(除非工伤)并不属于企业主要责任范围,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利润最大化,就会选择让员工加班的方式来实现。
虽然加班在前几年并不是少有的现象,但这两年反映的格外突出,越来越多的人感觉赚钱越来越难,这其实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下的普遍反映。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这主要与宏观经济发展大环境有关,比如说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增长率超曾过8%甚至9%,而现在已经降至6.3%左右。与此同时,还有通货膨胀率及高杠杆的因素叠加影响下,大家心里的一种焦虑体现。
除了经济增速放缓之外,就是我们面临着生活开支的加剧和负担。比如说2018年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的70%~80%用于还房贷,大家想一想能够用于消费和储蓄的部分还有多少?
我搬起砖就无法抱你,放下砖就无法养你
这是一个在金钱与家庭之间做选择的“零和博弈”现象,道尽了职场人士,特别是家庭顶梁柱的辛酸。谁都想和家人一起共度天伦之乐,能够参加一次孩子的家长会,和孩子一起做一次游戏,和父母好好聊下天,和爱人一起去远方旅游。但是无尽的加班,使得与家人共度的时光都显得奢侈。
这不是在金钱与健康之间做选择题,而是没有办法不得不以健康来换金钱,来履行对家庭的责任。对于中年人来说,甚至这种做选择的权力都没有,养家是不得已的选择,无法逃避,也无法放下。
2017年12月10日,中兴程序员欧建新选择从高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42岁的生命。抛下了自己9岁的儿子和两岁的女儿,还有双方的4位老人,撒手人寰。欧建新跳楼前,公司人事找他谈话,希望能够劝退,接受N+1的补偿方案,并把员工股权压低到2元一股回购,欧建新压力山大,最终选择了跳楼。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太多的不公、无奈和不可抗力,我们所要的回报并不是仅凭努力就能得到的。走得越远,就越孤独。多数时候不过是迷津雾渡,踽踽独行,形影相吊。
35岁现象
华为清退34岁以上员工的消息在近些年铺天盖地,引起了不小的影响,虽然最后副董事长出来澄清证明这只是个谣言,但是依然引起了各方人士的重视,其中一条就是所谓的“35现象”。
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之下,一种日益突出的“35岁现象”引发网友热议,不仅公务员招考年龄要求35岁以下,很多企业也将进人的门槛限定在35岁,35岁俨然成为职场“生死线”。
35岁以后,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会明显减弱,这符合经济学中要素的边际效应递减法则。35岁以后,不论是身体、时间还是精力,都开始走下坡路,再加上30岁以下年轻劳动力不断充斥于市场,35岁以上的劳动力如果不能在企业岗位中担任要职或变得不可取代,就有被年轻人淘汰的风险。
提倡996,“压榨”的是20-35岁这一批人的劳动价值,而这些人在35岁(甚至到不了35)以后,企业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量,会通过各种手段让他们被更年轻的一批劳动力淘汰掉。在阶层固化这么严重的当下,能挤上去的也越来越少,大部分到年纪后就会陷入职业下沉阶段。而消费力、生育力的主力军基本也是在20-35,然而996直接导致消费欲望下降、婚恋欲望下降、生育欲望下降(婚恋生育又影响到最大的消费项目——房子),反过来影响企业效益,进而影响国家税收。
微博上流传了这样一句话:
你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因为那些有房有车的中年人,才是这是世界上最好欺负的!
马云:工作上要有“996”精神,
生活上要有669
马老师的话说得轻飘飘,真是屁股决定脑袋。
除了依靠创业获取精神财富的企业家或创业者,对于大多数普通员工而言,工作时间和生活质量明显是呈反比的。
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要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要(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也许马老师说的很对,能够在阿里996是一种福报,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996工作制对于自我实现需求是家常便饭,这是对于专注于创业与企业管理者而言的,因为那是他的人生追求。
但是不能把少数人的需求层次,特别是精神上的自我实现与超越,强加于大多数人。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养家糊口的普通人,或许他们最高的需求层次是爱与尊重,来自于家庭的爱,来自于企业和职场的尊重。
网易:裁员一个,自损八百
企业遇到危机的第一反应是降低成本、断臂求生,只是网易这波操作做得有点过分,而且也缺乏人性关怀,有损企业文化。
如果不是被裁员工努力保留证据,并且在网上控诉曝光,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与热度,那么,这种令人寒心的暴力裁员行为会一直被蒙住,而且还会将刀子动向其它所谓“有问题”的员工。
网易的这波裁员,其实和经济大形势没有太大的关联,而是企业自身的价值导向和业务重整的问题。就那位被裁员工的爆料,网易在游戏业务的规则设计上采取了“杀鸡取卵”的方法,引起老用户的极度不适,再就是所有业务都向网易严选倾斜,而碰上全球贸易大环境不好,栽了很大的跟头。其实这就是内耗造成的企业业务滑坡。
虽然网易和那位被裁员工最终和解了,但也告诫职场人士,再难也真的不要用命去拼,也许你所奉献的那家企业根本就不在乎你的这条命,还不如采取“职业降维”的方式去疏导自己的压力和出路。
博士抢夺的不是中小学教师名额,而是性价比
继深圳中小学教师资格遭到名校毕业生和博士、研究生哄抢等新闻后,这两天,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中学的一则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又刷屏了。这间学校一共招了35人,其中33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在收入方面,启事称,应届毕业生满工作量,年总收入超过20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世界名校应届毕业生年总收入超过30万。此外,在校工作均包吃,入校前三年学校免费提供住宿。
一二线城市中小学教师资格为什么这么吃香?除了户口和不错的待遇外,带薪休假也是非常吸引名校毕业生的地方,说明目前有能力的大学生不再仅仅以薪水高为标准,而是幸福感和舒适度,通俗来讲就是性价比。
总结
有房有车,是完整家庭的标配。很多人都被这些物质的东西压得喘不过气来,但又不得不用高强度的劳动比如996工作制去实现它。特别是在一线城市,996打工族是非常庞大的群体。
我们都说“降维打击”,是指先进技术对落后技术的淘汰,比如电力之于蒸汽,新媒体之于纸媒,移动互联网之于PC。但在现在社会领域,这种“降维打击”规律开始受到挑战,现在职场上随着焦虑盛行,出现了不少“低维打高维”的现象出现,比如技术蓝领比白领的工资高,用高学历去敲开“低门槛”岗位的大门,或者从一线回归二三线城市,或者从职场更多回归家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舒适地带。
最后提醒职场人士,不要被这一阵阵的裁员潮所吓倒,想要工作稳定就要好好做准备,做好技能储备,做好职业规划。大多裁员后的崩溃多半是因为“划水”太久,或者是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导致的迷茫。只有苦练内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不至于被淘汰。
本文经“经管之家”公众号授权转载,微信号:jgjg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