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大一般做些什么?
有的实习生会被安排到做审计底稿,有的不会。没有底稿做的就基本发发函证跑跑银行,哪里需要去哪里。有底稿做的,下田前先研究底稿,和去年做这份底稿的人沟通一下看看基本结构;然后客户提供数据开始做底稿,然后就发现这里怎么对不上,那里怎么不平?
出现偏差就要去问客户,或者自己从系统里导出明细账进行核对,有原因的偏差要记录,或者让客户进行调整。需要翻合同查凭证的也要自己去和客户讲,*轮就基本这样了。
调整过后出审计报告,要根据报表科目间的勾稽关系和别的同事沟通,确保你的调整计入了相关科目,然后报表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开始写审计注释了。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其实每天都在数字对不上,数字又调整了的痛苦中度过。特别是有的时候客户不配合,或者客户本身对他的工作不是很了解做的一笔糊涂账,就更痛苦。。。
需要些什么?
耐心!细心!和客户和颜悦色的乐观心态!
快速掌握同事嘴里那些英文单词和缩写以及各种对工作上专业名词的昵称是什么!不然真的没法沟通。。。不同事务所叫法应该不同,入乡随俗吧。比如我们组就把rough叫rua(二声)夫,听了几次才懂。
健康的身体。当时两个月真的是除了吃饭和简单的走走每天就堆在电脑前,感觉体质下降了很多,我们的FIC据说进事务所后胖了20斤。。。
准备个笔记,多记多想。
能收获些什么?
懂了如果不是对审计或者会计有热情的,其实全职进去工作还真是要考虑一下的。可能因为我们学校毕业去四大的比较多,所以之前也没考虑过这些。和A1,A2的姐姐们聊天能获得很多职业发展上的帮助。特别是有个姐姐说,进了四大之后感觉大家都在疯狂的变老,听起来有点可怕。实习之后par面环节也对我的规划有了一定挑战,多和同事和前辈沟通吧。
还有,绝不要以为四大只有审计,咨询也很棒。绝不要以为审计只有发琐碎的函证做无边无尽的底稿,还是应该自己多思考,把做的东西和理论结合起来看,慢慢认清whole picture吧。。。
之前听人大有学经管的人说,四大赚的少工作又苦为什么要去,如果他们月薪给我4W我才愿意加那么多班做那么多事。我觉得事务所是个可以让你看清自己价值的地方,特别是加班时的抱怨,赶不上team的ddl拖后腿,和客户沟通持续出现问题,清Q时候的茫然都提醒着我自己还远不够*,才华和付出都撑不住我的野心和自尊心,于是看问题也多了一份冷静和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