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综合阶段考试没有官方固定教材。考生备考时可参考专业阶段各科目教材,下面中博小编为各位考证整理了职业能力测试一、二两个部分的重点考核内容。
职业一
按照职业一基础学习的课程,建议重点学习第十一章企业权益投资和第十二章金融工具,合并报表和金融资产的内容一直都是考核的重点;第十三章所得税会计,这一章内容涉及会计和税法的知识;第十六章财务报告与审计报告,这一部分是2017年变动较大的部分,也是往年考核重点。
会计部分:
《会计》处理较为复杂,且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较多,在复习时可以对以下知识点做区分: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转回;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的区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债务重组中债权人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的会计处理等,这里只是列举,具体学习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需要考生自己总结。
审计部分:
在审计过程中,主要是遵循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思路来执行的。在预习时,需要重点关注下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实务循环审计的实质性程序,利用内部审计工作和专家工作、重要性、独立性等知识点也要适当关注。审计准则的修订主要涉及审计报告的内容,但是考生回忆的2017年真题中并没有涉及审计报告知识点的考查,建议2018年备考时给予适当关注。
税法部分:
《税法》一直都是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为考核的重心,并且这两个税种与会计知识联系紧密,更加容易在案例分析题中出现,在复习时应该重点关注。例如,销售收款可以涉及审计中的销售收款审计,会计中的收入确认以及增值税和所得税计算。考生在做题时可以总结会计、审计和税法关联在一起的知识点,作为一个模块来复习,增强知识的融会贯通。
职业二
以《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程为主线,以公司治理为起点,从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到战略实施贯穿而下,再穿插财管与经济法的知识。
建议重点掌握第二专题战略分析、第三专题总体战略、第五专题财务战略这几部分内容,由于这几个专题将三科知识很好的进行了整合,同时也涉及各科目的重大考点,因此在考试中会占据较大的篇幅,是得分的关键所在;
*专题公司治理、第四专题业务单位战略与国际化经营战略、第七专题战略实施、第八专题风险与风险管理、第九专题内部控制也分别为各个科目的重点内容,虽然相互结合的较少,但有可能成为细小的考点,注意掌握的话也会有助于得分;其他的内容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如果时间充沛,建议*复习。
战略部分:
虽然《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知识较多宏观,离大家的工作生活较远,感觉不太好掌握,但这门课程的主线还是比较清晰的,战略管理的三大环节+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每一环节的内容都很容易进行区分,考过专业阶段的学员们,相信已经对这三块内容有了比较清晰的划分,在综合阶段主要的工作除了把各块知识掌握到位之外,就是将之与财务成本管理和经济法内容进行整合。
财管部分:
《财管》相对来说较为抽象,计算量大,公式多,但它只是纸老虎,因为这些知识您一旦掌握,就会达到以一敌百的效果,财管考试万变不离其宗,况且在职业二的考试中又有战略管理和经济法对它进行“风险管控”,涉及计算的题目不多,且难度不大,难度不会超过专业阶段,且其中的资本成本、价值评估、资本结构、筹资决策这些内容多年来变动不大,学员们又经历过专业阶段的洗礼,对于财管的得分应该还不算太难的。
经济法部分:
《经济法》的内容多年以来都是以证券法和公司法为考试核心的,尤其是在综合阶段,因为这两部分内容较为容易的与另外两科结合出题,而且知识点多,贯穿性强,因此倍受出题人的青睐,当然,像其他的比如合同法、破产法、票据法等内容也与“公司”不可分割,也很容易成为细小的出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