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K的你和月薪30K的他,究竟差在哪?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9-03 09:40
阅读:7951次

会计这个行业,一向被认为是“越老越吃香”的岗位,工作越久工资就越高,相对比较稳定。也有着“就业容易”“竞争压力小”“工作稳定”等优势。这也促使了会计成为跨行跳槽*多的职位。可是浩浩荡荡的财会大军中,有的是月薪好几万人人羡慕的高阶财会精英,有的却是月薪只有几千的基层“财会民工”。同在同一行业,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
财务高手与普通会计的差距在哪里?
1、职业发展线的选择
其实*初大家的收入差距并不大,都是从应届毕业生开始,因为刚毕业,大家对管理几乎没有概念,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只会机械操作。这时收入低点没关系,年轻是*大的优势。
再过两年,差距就渐渐形成了,不是每个会计人都能拿到自己满意的薪水。这时候会分成三类人:大多数人平平凡凡的当一辈子会计,少部人中规中矩的升职加薪,当主办、主管、财务经理,极少数人达到财务总监层次甚至更高层面。
因为财务的职位是非常多种多样的,即使同样是财务人,进入了不同的职业发展线,相应的规划也会不同。
有些人会说,财务不就是做会计么?其实不是。
想请大家看看三个概念,结合“会计、财务、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般公司财务部会有以下三种路线,分别有不同的职能及特点:
*种,纯会计的晋升路线基本如下:
实习生/出纳——AP/AR——成本——总帐——会计经理
如果你是纯会计,需要你做的只是做账、报税或者报表。虽然随着你入职的时间越来越长,你会一步步晋升,但是当你晋升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瓶颈。
即使你升到了会计经理,但由于所属类型还是属于纯会计,所以薪水也涨不了多少。
如果你是会计经理,那么你与公司的财务经理的薪资差异就会出现了,虽然你和他的工作差异只是分析内容的多寡。
所以在市场里如果你只做纯会计经理,到了中年,就是被替代的命。
第二种,财务分析路线,这条路线的大致路径如下:
会计/总账/四大——Financial Analyst——Analyst Supervisor——FP&A Manager——Business Controller/Partner
当我们会计做到一定的年限之后,如果还想要往上升,那么就必须面临转型,比如财务分析路线(Financial Planning & Analysis)。
财务分析路线在目前的外企市场是300K-800K之间,薪水不低,但同时也需要你具备很高的能力,比如对数字的敏感力、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与人的沟通能力以及英语水平等。
第三种是商业财务路线(Commercial Finance),相较于以上两类比较另类,因为这一类财务大部分不是财务出身,而是市场或销售。
商业财务路线的工作职能主要是对市场和销售进行数据分析。比如分析公司的某个产品在某个地区的具体销售情况,或者如果有经销商,还要分析每个经销商的销售情况,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公司提供支持等等。
这一类财务需要的是对数字的敏感以及对行业的了解。由于他们的工作会跟公司的具体业务及产品贴的非常近,所以在公司的话语权不小,以后发展路径很宽,因而薪资也不会低。
2、地域、岗位、企业的选择
很多一线城市的刚入职的会计,由于企业规模和性质的差异,月薪大概在4-5K之间。即便工作了6-7年,收入也未必能上万。
不少人觉得,一线城市工作六七年,月薪不上万是不是太差劲了点,但现实是,80%的普通员工月薪不上万其实是很普遍的一件事,尤其在会计这个薪资起点较低、低水平财会人员泛滥的行业,想要从一群初级财务人中脱颖而出,实现薪资和职位的晋升,真的很难。
二三线城市一般企业,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能从会计助理开始做起,薪酬起点是3—3.5K。如果想从会计助理做到会计,基本需要花1—2年的时间,而薪资水平并不会提升很多,小会计的年薪基本都在5—6万左右徘徊。
因为会计的工作职能毕竟有些局限,只要没到财务经理以上的级别,会计从事的工作依然是偏向基础、机械性的整理和核对等工作。
当然,会计不同职位之间薪资水平差距其实是比较大的,同为会计,一个在大型央企做财务分析或税务筹划,一个在中小私企做会计核算,收入肯定有天壤之别。
这也就意味着行业对晋升的要求会提高很多,如果你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不足以支撑你成为行业佼佼者的时候,薪酬水平就是对你能力和工作的*好体现。
3、个人能力的不同
刚入职时,会计新人们都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过了一阵子,开始对未来有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却不清楚自己要怎么去努力;而几年后,大部分人发现自己已经在职场的平淡中蹉跎了太多时光,*后变得碌碌无为。
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甚至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当他们的职业想向上突破时,会遇到很多的阻力。
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是频繁跳槽,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无一技之长;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有*年是成长的,剩下的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而有些会计,一开始就清楚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入职之后有步骤有规划地考取适合自己的会计证书,以及各级会计职称,一步步稳扎稳打,在职场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到30岁的时候已经得到了不小的晋升和跨越,实现了收入的飞跃。
收入水平的差距很多时候并不是由工作量和工作勤奋程度来决定的,有句话说,会计的工作能力再好也只是一个操作能力很强的会计,*重要还是对自我的投资和增值。
在会计这个行业里,证书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所有正规的企业在晋升、涨薪、职称评定等过程中,都会将相关证书作为重要的考察因素。所以,在恰当的时间里考下恰当的证书,真的是一个质的飞跃。
所以,如果你正准备进入会计这个行业,一定要选好自己的职业道路,并在此之前,用证书充实自己。如果你已深陷会计,每日重复同样的工作并毫无起色的话,还是建议你不要越陷越深了,努力考一个合适的证书,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力图做到*好,相信每一个会计人都是*有潜力的。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免费领取 2025年CIMA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Jo

中博教育CMA项目总监,中博教育CMA全职讲师; 中国计量大学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导师、贵州财经大学ACCA优秀讲师,曾任职于某“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后作为ACCA、CMA课程讲师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授课经验,能在教学中很好的结合商业案例,从现实出发阐述知识点,善于用身边的例子阐释知识点。 作为“讲人话的老师”,Jo教学循循善诱,逻辑清晰,授课风格轻松幽默,善于通过身边事来阐述知识点,深受学员欢迎,让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了解和学习财会知识。提纲挈领式的教学逻辑,使得学生能够高效率掌握知识框架,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曾任职于某国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以审计师的身份协助多家大型企业成功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