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高薪,大学生回乡教孩子们踢足球,有梦想在哪都光芒万丈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8-01 16:43
阅读:1599次
在一期的综艺节目《大叔小馆》当中,大叔们就来到了大理当地的足球小学。在这里有一位非正式“杨老师”。
当黄健翔问他:你现在是学校的老师吗?他回答到:“不是,是义务的。”
原来这位杨老师是学有所成,回到家乡支援教育。凭借自己的一些专业足球知识,教孩子们踢足球。
正如孟非所说的,在足球教育基层有这样的一些孩子和教练,这才是足球未来的希望。
放弃高薪,回乡创业,建设故乡,作出这样选择的大学生已经不在少数了。
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放弃大城市,回家做“屁股面”
2017年初,就读会计专业的郭炜兰到一电商公司实习。凭着一股拼劲,她转正后的月薪可达上万元。郭炜兰的家人在南安蓬华经营一家“屁股面”店。“这种手工面是我们蓬华当地的传统美食,因为坐在擀面杖上做出来,所以叫‘屁股面’。看到父母起早摸黑辛苦经营“屁股面”的情景,她决定辞职回家帮忙。
过去,父母只是简单地把面称斤卖给客人,她回家帮忙后,就开始思考设计一系列包装袋和包装盒,还把产品挂在线上销售,销量越来越好。
3个月后,她不仅把家里的“屁股面”卖得有声有色,还把蓬华“藏在深闺”的橙子、柿饼等农产品通过网购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我正通过高校等渠道,吸引大学毕业生来蓬华,希望组建一支团队,让更多人能吃到蓬华的农产品。”郭炜兰说。
当然面对郭炜兰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家卖面,不少人也疑惑不解。大学生回老家卖面,大学不是白读了?可郭炜兰用事实证明,即使是卖面,她也一样能卖得风生水起。
不忘“饮水思源”,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7月7日清华大学举行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一位学生代表的发言让不少在场的学生和家长印象深刻。
她是张薇,她是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毕业生。她来自甘肃镇原——一个黄土高原上的*贫困县,那里交通不便,教育资源有限,经济相对落后。
她在发言中说到:“教育研究院的沈晓东学长在毕业后前往安徽省金寨县担任小学校长,致力于困境儿童的救助和教育;今天和我们一同毕业的来自新闻学院的仁增顿珠走出青藏高原后又坚定回去,毕业后将在藏北草原当一名基层工作者;还有法学院的胡凯,毅然从军入伍,誓要为强军梦贡献力量……在万千选择面前,他们放弃了外人眼中的“优解”,跳出了生活的“舒适区”,走向了祖国需要的地方。”
我也始终记得曾经想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懵懂初心。推研成功以后,我决定延迟入学一年,加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我想“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本以为毕业典礼上的本科*言代表不是品学兼优的学霸,就是某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而今年的学生代表张薇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但却让更多人感受到点燃星星之火的巨大力量。
大学教育,不是培养行业专家,而是教你学会思辨
很多人把考大学的本意想错了。不是上了大学毕业之后就一定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业学者。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后,都从事和自己专业无关的事情。
*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金融学的教授陈志武说过,“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
本科教育的意义在于不仅让你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怎么去做,还要知道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去做。
1991年生的钟嗣源,在毕业后放弃了高薪工作,选择在叙永县丹山玉皇观出家,成为泸州市全真教龙门派的女道长。
有人说,花3年时间读大学都白读了,浪费*资源。也有人说现在和尚,道士都是暴利职业,肯定很高工资啦!不过她都充耳不闻,依旧过着自己平淡的生活。每天点灯、烧香、念经、做早饭,接着打扫卫生……过着自己的生活。
钟嗣源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选择,让大家心里能有触动,从接触到感兴趣,再到弘扬传承,这就够了。
*上从来不缺少有能力的人,却鲜有为自己而活的人。钟嗣源就是个为自己而活的人。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追求什么,与其活在世俗的期待中,不如找到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本文系中博教育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Email:editor@zb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