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的三六九等, 原来是这么区分的!
文章来源: UniCareer
发布时间:2019-07-22 11:05
阅读:1604次
01 对不起,你的简历级别不够
我们都知道,自己的简历可能会被HR扔进垃圾桶。但却不知道,当我们投递简历的时候,HR早按照自己的标准给我们划分了等级。
而所谓的高标准严要求,其实就是几点:GPA 3.5以上,有过相关项目实习经历,或者是大牛人(高分,有很多领导职位和课外活动的),体育超超超好者(比如你是参加全美大学篮球赛队的),或是有不寻常的经历的(像是参加过兵打过仗的)。
要知道对于应届生来讲,学历是他们的能力反应。所以很多HR,尤其是名企HR首先就会从学历上设置门槛等级,淘汰一部分人:
一档:北清复交 + 海外名校(G2+藤校)
二挡:985+211+澳洲G8+英国G5+北美前80+欧洲10
三挡:双非一本+其他海归
四挡:二本
02 这样的简历肯定没人要
1
啰嗦毫无重点
虽然实习经验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适合体现在简历上。我见过不少的学生,为了彰显自己经验丰富,甚至连自己去超市兼职卖衣服的经验都写在了简历上面。
一味地堆砌自己的经验,只会让简历显得杂乱无章,毫无重点。
2
套用简历模板
在简历咨询过程中,有很多人是用网站上的简历模板。从审美感来看,HR每天都从招聘网站看单一的简历模板,毫无新鲜感可言了。再者说,HR看你的简历模板都是直接套用,并没有用心去做一份简历,模板写啥你就写啥,专业技能方面完全没有Get到。
除了招聘网站上的简历模板,还有一些简历模板要禁止使用:表格式(呆板)、同学录式(不成熟)、过度设计类(凌乱)
3
描述工作职责
拿某位同学想投的是产品运营职来讲,他的简历里面写了自己的工作经历,是这样的:
某某公司内容运营职位
1、负责微课程推广,开拓新市场
2、撰写课程软文,提供平台优势好处,吸引读者关注并持续转发,增加曝光度、流量
3、运营维护好已有粉丝,创立学习社群,为课程的再次传播打基础
4、和其他媒体进行资源互换,推广课程和服务,打响知名度,增加影响和传播力
在写实习经历或者项目经验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是这种模式:负责什么内容,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做这些事情...
但是这样写的不是工作经历,而是工作职责。
它只是说明你有过相关的经验,但无法告诉招聘方:你有什么样的能力,你做出过什么业绩,你在工作中的定位和特长是什么。
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可以这样优化:
1、如果你想突出你的写稿能力,可以写:半年内撰写了20篇软文,投放在10个公众号,阅读量均超10万,带来20万流量,转化率达10%;
2、如果你想突出你的运营能力,可以写:同时管理10个微信群,每个群500人,持续保持热度,活跃用户超过10%;3、如果你想突出你的商务能力,可以写:一个月内谈妥20家媒体,进行资源互换,吸引流量达100万,有效流量10万;
03 如何正确写简历
1
关于教育背景的描写
教育背景是简历中必要的一部分。如果是国内的学生可以直接写上自己的学校,如果是留学生,并且你的学校是非名校,那么国内HR很可能没有听说过,这时候你需要在简历里突出介绍自己学校的突出优势,以及你所在专业的优势,着重强调自己的GPA和学术荣誉等方面表现。
2
关于实习经历的描写
在描写实习经历的时候,首先你要先明确应聘岗位要求,并根据岗位职责来优化描述你的经历。你要把能体现自己优势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用适合的措辞详细展现出来,遵循STAR原则,强化有效细节:
工作背景是什么;我负责做什么;我做了什么;我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果,有数字作支撑。
如果缺失这些细节,HR会觉得你这个求职者做事情缺乏目标和结果导向意识。
其次,要保证你所描写的经历和企业的岗位要求相匹配。按照公司发布的职位描述准备简历就够了吗?错。公司公开发布的职位介绍大多是HR部门写的,但HR很难完全了解岗位的工作,所以职位介绍的内容和实际工作内容往往有偏差。那么,如何深刻了解真实的岗位要求呢?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观察同一家公司中相似岗位的职位描述,推断出你所申请的岗位工作内容;调查研究同行公司中同类岗位的职位描述;与业内人士的沟通交流,获取准确及时的信息。
3
关于自我评价的描写
中文简历的开头经常会有自我评价的板块,这里要吐槽一下,那种千篇一律“CTRL C+Ctrl V”的自我评价很减分,比如:吃苦耐劳;热爱学习,团结同学;擅长沟通,乐于团队合作等等...应聘岗位时可以在自我评价中对突出自己的“学习背景”、“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基本上可以分成这三个步骤:
步骤一:与应聘岗位职责匹配的突出能力出色的文案能力和用户运营能力,能够带动用户流量步骤二:表明自己与公司的交集及强烈加入公司的愿望我是贵公司XX产品的忠实用户,喜欢公司产品,希望能加入公司一起奋战步骤三:尽量写与公司产品相关的爱好,如果实在没有就写一写特长平时爱好阅读财经类杂志、视频节目;唱歌、街舞
04 写简历时这些小细节要注意
写简历看似简单,但是一定要注意小细节。要知道,对于非能力的事物,HR直接会把你拉黑!
我偶尔会看到一些不幸踩雷的简历,其中不乏的求职者,各方面条件都好,却因为粗心丧失了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
以下这几种非能力失误,同学们一定要避免:
1
不写全程只写缩写
很多人喜欢用学校名称的缩写,但是HR不可能知道每一所学校的缩略词,更没有时间去查。另外,在公司名称方面,除了像IBM这种常年对外使用缩略词的公司,尽量不要写缩写;
2
联系方式错误
在投递简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否填写了有效的联系电话。如果给国内公司投递简历,却只填写了海外号码,HR很可能会因为联系不方便而暂时搁置你的简历,而这份简历在之后被HR重新记起来的概率是很低的。
11位电话号码建议采用"3-4-4“或是”4-3-4“原则,避免HR误拨电话。
3
错别字
有同学的简历上来直接是" 我涌有肥肠专业的机能…”面试官内心的OS是:不好意思我们公司不是餐饮业的。
应聘简历里出现满屏幕不走心的错别字,这简直就是低级也是致命的错误了!Uni酱问过好多个在不同公司不同行业做HR的小伙伴,大家一致赞同,一旦发现简历中有错别字,HR对应聘者的印象几乎是从好到不好的>90度大转弯。直接反映出你的工作态度不认真,不严谨。
4
照片不合格
Uni酱原以为用证件照或商务照是常识,然而真的有同学会选择自拍照、生活照,甚至还有背对镜头的“艺术照”……你可以根据他们简历照的背景,脑补出他们穿着大西服奔走在机场、商场、古罗马斗兽场、许愿池、圣马可广场、比萨斜塔等一系列景点场景。
这些照片很赏心悦目,但作为简历照来说,就有点不够严肃了,尤其要记住找工作不是选网红,请让自己显得专业一些。
2020秋招已经开始,想要进入心仪的公司,一份的简历必不可少。所以,快来加入简历突破讲座,展现自己的竞争力,为网申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