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大摩、汇丰、瑞银纷纷加入裁员大军,投行光环已失?
文章来源:职问
发布时间:2019-06-26 15:30
阅读:2875次

裁员对于投行来说,可以说是一种“传统”——
比如高盛,每年3月左右都会开始“春季大扫除”,裁掉表现不佳的员工,为新员工腾出空间。虽然裁员比例每年可能有所变化,但目标通常是5%。而近投行的裁员势头比往年常规来得更加猛烈。
1.全球银行大裁员,投行部是重灾区
汇丰银行裁员:
今年季度,汇丰全球银行和市场业务收入下滑4%,至40亿美元,其中包括销售、交易和传统投行业务。于是,汇丰银行计划在全球裁掉数百个投行职位。新任CEO John Flint还表示将在未来一年里裁掉更多的人。
此次裁员早将于今年6月中开始,并持续到年底,而这已经是近几个月来汇丰的第二次裁员了。
法兴银行裁员:
裁掉1600人!这是4月9日,法国第三大银行法兴银行(Societe Generale)的裁人计划。
此次裁员占全球员工的8%,主要裁全球银行和投资银行部门。
英国四大行之一的巴克莱大裁员:
巴克莱银行(Barclays Bank),全球规模大的银行及金融机构之一,总部设于英国伦敦。巴克莱银行于1690年成立,是英国古老的银行,是全家拥有ATM机的银行,并于1966年发行了全英张信用卡,1987年发行了全英张借记卡。
但无论有多少个历史,巴克莱银行还是决定解雇资深人士以降低成本。
据外媒报道至少5名主管级的人被裁,且都在巴克莱任职超过十年。
日本大投行野村控股连续5年持续裁员:
根据彭博社消息,由于海外部门难以盈利,野村控股计划在欧美地区的交易及投行部门削减工作岗位。知情人士表示,遭到裁员的大部分员工或来自野村欧洲业务,该业务在过去10年内亏损额达到数十亿美元。
除了上面这些,财经杂志称:裁员、降薪、减少晋升……全球的大投行们正在经历寒冬。
季度全球范围内银行裁员信息:
北美
摩根大通:知情人士透露,在定期检视人力后,摩根大通资产和财富管理部门正削减数百名员工。
高盛集团:考虑减少固定收益集团核心交易业务员工,至少包括10名在大宗商品部门工作的雇员。该公司2月份告诉纽约州,其将65个工作岗位,原因是“经济”因素。
摩根士丹利:解雇了一些表现不佳的员工,所涉及部门包括固定收益,股票和研究部门。
美盛:计划裁员,拟加大科技方面的投资,用于帮助管理资产。
贝莱德公司:将在全球裁员500名员工,这是自2016年以来裁员幅度大的一次。
道富银行:裁员1500人,以求降低成本和将更多业务进行自动化。裁员计划中包括将高级管理人员削减15%。
加拿大银行:在利润连续第三个季度低于预期后,将削减10%的人力。大约350名员工将失去工作。
欧洲、中东、非洲
德意志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进行并购谈判,合并可能会使多达30,000个工作岗位被裁减。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公司披露计划削减约5%的全球员工人数。
标准银行集团计划关闭南非91家分支机构,主要在6月底前完成,可能会影响约1200名员工。
……
2.2019季度,投行形势不容乐观
“通常来说,每年的季度是投行一年中的佳收获季节,但是今年1~3月的交易却相当艰难。”
瑞银CEO Sergio Ermotti如此说到:
“投行业务经历了近年来糟糕的开局之一,营收下降约三分之一。他将这家将于周四发布季度业绩的瑞士银行置于“节能模式”,推迟招聘和投资,以求节省3亿美元成本。”
行业数据公司Coalition Development ltd.的一份报告中显示,2018年全球12家大的投资银行至少连续第五年削减前台员工人数。
花旗银行曾发布一份报告,在其中预测:在未来10年内30%的银行工作岗位将消失。有些专家甚至推测这一数字将达到50%。
与此同时,外汇交易正在转向自动化,从而降低了员工需求,催生出新一代依靠数学模型决策的量化交易员。
Coalition表示,在外汇交易部门,拥有大约10年或以上从业经验的董事总经理与资浅员工的比例达到了1:7。而就在五年前,这一比例还只有1:4。
3.再怎么裁员,投行还是挣钱的
在如今各个商科研究生都拼命想挤进去投行的年代,看到它光鲜的一面远远不够,同样应该看到它的背面,累算一个,高压算一个,裁员也算一个。
但实际上,说到券商投行裁人,在行业内多年的人看待这个问题会没有那么紧张,市场好的时候就招人、市场不好的时候就裁人,没有什么,经济周期而已。
券商的裁人周期和经济指数走势几乎一致
面对大大小小的裁员信息,其实不必山雨欲来风满楼,毕竟选择进入券商投行工作的人看重的是它能带来的其他东西:“钱途”和前途。
同等工作经验下,几乎找不到什么行业的薪资水平能和投行相比。
薪酬调查机构Emolument对投行中各个岗位的薪资及奖金做了一个调查统计,即使是实习生,一年平均也有将近40,000英镑的收入。
归根结底,即是“金钱永不眠”,周工作100小时和年薪百万放在一起,也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另外,除了“钱途”,投行人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金融圈有句话:投行出来的人,想去哪就去哪!
投行几乎是进入其他金融领域的完美跳板,很多人在投行有一段时间工作经验后会选择跳槽进入私募或对冲基金等。
除此之外还有学习机会和人脉积累的天然优势。
在投行这个体系中,你能学到扎实的金融知识;投行也集中了一大波聪明又勤奋的人,这种人脉资源,不管是升职、跳槽还是创业,你都会获得更多的行业助力。
4.有能力还是要进投行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拿到年薪百万的投行offer,进入光鲜且残酷的投行环境呢?
一家知名求职网站的投行大数据研究报告,可以窥见:
①清北复交,以寡敌众
摩根士丹利副总裁、负责亚洲人力资源调配的韦文翰很直白地说过:投资银行基本的要求是,求职者要有好的学业成绩,因为成绩代表一个人学习的能力及潜质。
而清北复交以及海外名校的毕业证书是你聪明程度的好背书。
②行业必备技能的掌握
那是不是有高大上的学历背景就一路无忧了呢?不是,因为和你竞争一个岗位的人都是清北复交的,你的学历相比而言已经失去了优势。这个时候,你需要有其他的筹码。
并且真实的行业技能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必须得有实习项目实操你才能掌握投行必备技能;而任何公司都不会招小白,他们希望职工一进公司就可以快速上手。
③实习数量
紧接着就是实习数量,这个和上面的从业技能掌握相辅相成。
其实也侧面反映:为什么只有好学校的同学能进入投行,因为相对于求职意识不那么强烈的一般学校,清北复交里以进投行为终目标的学生们,很可能在大二就开始着手份金融实习了。
④实习公司
可以看到,Big name公司实习经历是投行从业者简历中几乎必备要素;其实在国外,投行的学校歧视没有国内那么明显,经常会有很多不是名校的学生进入投行,甚至做到高层,但是他们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有强烈的求职意识,从大一就开始积累实习,争取拿到Big name公司实习经验。
在这个后金融危机时代,只要很多银行大裁员,媒体上就会充斥着“投行工作光环已失”的评论。
瑞银亚洲投行部原主管金弘毅对于“投行光环是否已失?”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这样的:
以下几点,令投行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在亚洲)十分宝贵。
首先,你可以接触各行各业、民企国企、中资外资,并且与客户高层沟通对话;
其次,你可以参与不同类型的项目;并购、股权和债权融资等需要不同的知识与技术;
第三,中国经济改革是历史上千载难逢的机遇,行业需要进一步重组、整合、改制和发展。投行不但参与其中,更能牵头引领,引进国际案例;
后,投行是人才集中的地方,一个团队能共同合作、各展所长,克服困难而达到目标,所得的成就感不是金钱可以衡量。
我觉得投行仍是值得年轻人考虑的职业选择。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Daisy

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会计师,CMA,曾任外资企业财务总监,多年跨行业财务管理、审计、内部管理等工作经验,尤其擅长全面预算管理、成本分析及控制、税收筹划、公司财务分析。长期从事《公司理财》、《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实务》等财务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参编了《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实务(三)建筑施工装修房地产分册》,此书已于2012年10月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并在《财会通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单项财务绩效比较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