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应届毕业,该不该进银行工作?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6-25 10:07
阅读:2425次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十年前,银行校园宣讲会现场的火爆局面就是答案。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很多银行,甚至是国有大行,为了招到*的毕业生,不得不增开次年的春季校园招聘会。这就是银行招聘的现状。
那么,选择进银行的毕业生少了,就意味着银行不好了,不该进了吗?应届毕业,到底该不该进银行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银行究竟是干什么的。
银行分为多种类型,包含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银行,他们的职责各不相同。
我国的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政策性银行包含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发银行。这三家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
商业银行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以及各地方性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等等。这类银行属于盈利性机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差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比如代理保险手续费收入、代收电话费手续费收入等,其他手续费收入,比如售卖票据的手续费收入、电子汇划手续费收入,其他收入,比如同业拆解利息收益等。
投资银行包括高盛集团、花旗集团等等,主要集中在欧美*,本文就不做以讨论。*银行是用于资助*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作用,本文也不进行探讨。
知道了银行是干什么的,然后,我们就要考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选择银行的工作。这里,笔者总结了“四要原则”,请记好。
一、要看招聘银行的性质和层级
如果是人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招聘,那么同学无须犹豫,果断选择就好,好处嘛,实在太多了。而我们平时探讨更多的,也就是应届毕业生考虑*多的是商业银行的招聘,这也是本文接下来要讲的重点。
商业银行的层级一般分为总行、分行、支行、分理处。通常举行校园招聘的单位会有总行和分行这两个层级。
对于总行层级的招聘,要看准将来实际工作的单位是总行、分行还是支行,层级越高越好;对于分行的招聘,要看实际工作的单位是分行、支行还是分理处,同样的,层级越高越好。因为,层级越高,越能接触到银行业务的核心,有点类似战场的指挥部;而层级越低,越是雷同于各个分战场,员工就好像各个战场上的士兵,有冲锋兵、炮兵、步兵等等,角色不同。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劳务派遣公司代替银行招聘,这会与派遣公司签订合同,而不是银行,与银行的正式员工相比,工作内容和福利待遇会有较大差别,而且除非能够获得内部转正,否则也将无法得到晋升,要慎重选择。
二、要看是否为岗位定向招聘
银行校园招聘以不定岗招聘为主,定岗招聘为辅。对于不定岗招聘,即入行后一般从基层网点柜员干起,发展路径为会计主管,网点主任,如果营销能力强,也可以竞聘客户经理,继而网点主任,或被调整离开网点进入至其他部门。至于需要干多长时间的柜员,工作表现是一方面,岗位竞聘机会也十分重要。本科毕业入行一个月就转岗的有,研究生毕业干了3年柜员的也有。
对于定岗招聘,那么未来要从事的具体岗位就很明晰,遇到这种招聘,就尽可能多的去了解该岗位的具体职责,了解的越多越利于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要结合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
银行总行专业性较强的部门,比如投资银行部、软件开发中心等等,对专业的门槛较高,加入这样的部门,会对培养自身的专业水平很有帮助。如果想成为某领域专家,那么可以选择总行业务部门。
分行也会有对应的部门,但专业性会大大减弱,营销已经一步一步的成为工作的重点。
支行就更是如此,没有和营销无关的岗位,包括支行行长岗位。
至于想进银行,而且想在银行里走管理路线的这部分同学,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从专业部门走上管理岗位,二是从营销部门走上管理岗位。至于是否能成功登上领导的舞台,决定因素就太多了,绝不单单靠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人脉关系背景强大或是八面玲珑的性格特点会让这条路走得容易些,越是国有银行越是明显。
四、要结合自身的资源背景和性格特点
银行稳定、高薪的行业特点已经褪去,拼营销、比服务已经是新的认识。因此,衡量一下自身,是否自带资源还活泼外向喜欢销售,具备这样的条件,才会让发展的路走得舒心些。如果不是,那么除非进总行,否则建议还是珍惜自己应届毕业的年纪和身份,选择更能实现人生追求的舞台。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