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企业日常费用如何控制?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5-09 11:12
阅读:1069次

费用控制体现的是节流的思维。日常费用发生频繁,单笔金额一般不大。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对其控制不宜过细。应依据日常费用的特点,对各类日常费用区别对待,通过制度流程将日常费用控制的规范化。
下文将给大家介绍日常费用常见的控制方法。
(1)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保证了费用支出的可预见性,这是*常见的费用控制方式。财务只需比对费用支出是否在预算范围内,就可决定是否同意报销。预算控制适用于大多数可控的常见费用科目,如办公费、培训费、广告费等。另外,预算控制也可与下面的其他控制方法结合使用。
(2)标准控制
标准控制又可称之为参照系控制,对应于某个参照系控制费用的支出,譬如以员工级别为参照系。就像很多单位出差时的交通工具选择,高管选乘飞机头等舱,中层干部选择飞机普通舱,一般员工选择火车硬卧。住宿标准,高管五星级,中层干部四星级,一般员工三星级。标准控制适用于全员发生且有多样性选择的费用。
(3)总额控制
总额控制实际就是管总不管细,只需控制住费用的总量,而不关注费用日常如何支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过多干涉责任单位的自主权,对费用使用的效率可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实现。总额控制适用于研发费用、项目费用、薪酬等。
(4)比率控制
比率控制一般是把费用与收入进行对比确定费用区间。对于费用支出与收入有线性关系的,可以考虑比率控制。主要适用销售类费用,譬如,销售提成、市场推广费等。华为公司的研发费用也采用比例控制。《华为基本法》中就规定,华为每年的研发支出不低于收入的10%。比率控制体现的是有产出时多花,无产出时少花的原则。
(5)人均额度控制
人均额度控制的费用往往带有半薪酬性质,按照人头制定标准进行控制,如通信补贴、交通补贴、福利费等。
(6)事先报备控制
事先报备意指费用发生前要先报批,等于对费用发生事先设防。需重点管控的费用以及带有享乐性质的费用适用于事先报备控制。
费用是三大会计要素之一,也是企业日常工作中涉及到的*多业务之一。费用如果过多,必然会影响企业当前会计期间的经营利润。所以,合理有效的控制势在必行。以上六点方法切合实际又常用,但各位会计们在实际生活中还应当结合自己就职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才能*大化的保证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相关阅读: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Mitchell

ACCA资深会员,CPA Canada会员。 曾任ACCA中国代表处中国区政策经理、德勤中国税务和商务咨询高级顾问。拥有多年商业投资环境评估服务、国际并购服务(如尽职调查、集团架构重组计划、集团架构筹划等)及转让定价服务的经验,并参与多个ACCA全球专业洞察课题调研,在多个研讨会发表ACCA专业洞察演讲。 上课带动性强,善于举例与互动,讲解逻辑严谨,公式推导清晰,归纳总结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