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执行到位,需要做到什么程度?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4-29 11:02
阅读:1509次

我们常说,只要审计程序执行到位,注册会计师就不承担审计责任。
但是我们依然发现,很多资深的会计师和事务所招到处罚。
审计程序,做到什么地步,才叫执行到位。
我们都知道审计是一种相对保证,那么相对保证到一种什么程度才叫到位呢?
我们都常常在说职业判断,那么谁的判断才可以保证到位?
如果企业被发现了财务造假,你有什么理由能解释说明你已经执行到位了?
你作为审计,每天吃住都在企业,都没查出问题,反而被其他人检查发现了问题,那么你在现场工作在做什么呢,有任何理由可以辩解吗?
执行到位,其实应该是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叫做了然于心。
今天,我刚好看到有个朋友说:他做过国内大部分企业,都不能通过内控测试和穿行测试,所以才直接采用实质性程序,而多做实质性程序就是为了规避风险。
其实,这种理论和思想,就注定了审计质量不高,也注定了只要有可能,就一定会出问题。
这是一种*典型的没有信心,心中没底,应付工作的表现。
先说内控,如果你连一个企业的内控都不了解,业务流程都不熟悉,企业的运作都不清楚,你怎么可能把一个企业的风险判断清楚。
从财务报表来说,比如*简单的例子,如果发你对企业的经营模式都不清楚,那么你连收入应该采取何种确认方式都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况且,很多企业的经营模式都不是单一的。
每个企业,业务不同、行业不同、发展不同、地域不同...
所以就注定了每个企业的内控都不同。
那么如果你拿着固定的标准,事务所里固定的底稿模板去衡量每个企业,那么他们当然不符合你的测试。
你不能轻松的填出底稿,就怪罪企业。这种问题的出现,只能表现出审计师的专业能力不够。
实际上,这些企业不符合所谓的你的测试,并不代表这些企业存在问题。反而,如果每个企业都符合了你的测试,那么这些企业肯定会存在问题。
你要把你取得和了解的所有资料、事项结合起来,*后形成你的报告意见,不能逃避,更不能妄下结论。
现在,连企业财务都在转型业财结合。
一个审计师,如果不了解企业内控,不了解企业环境,那么这个审计项目一定是失败的。
再说实质性程序。
我们学习的时候,审计证据这里伴随着两个永远在一起出现,却又好像有些矛盾的词语:充分、适当。
充分代表着不能少,适当代表着不需要多。
不必要的程序,做的再多,除了增加了工作量以外,并不能帮助你规避任何风险。
一旦出了事情,你做的这些不必要的程序,没有任何证明力,反而有时候还会暴露更多的矛盾和问题。
就比如审计新人常常抽凭抽了一大堆损益结转凭证一样。
执行到位,了然于心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这是一种,你对企业所有的事项、环境、业务、控制、处理方式等等清清楚楚,任何人问你,都可以大气不喘、滔滔不绝的讲出来。
对于报告,每个数字的来龙去脉,背后的支撑,不用翻任何底稿你都可以明明白白的讲出它的故事。
你作为审计,吃喝住在企业,如果连你都没有发现的问题,谁还能发现呢?
而你发现了的问题,你一定要把它解决掉,做到这种程度,还会怕谁?
我认为这就到位了。
谁来查,都不怕,谁来问,即使他不想听,你都想追着给他讲。
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样躲避,想到出Q就担心,听到检查就害怕。
每个项目做完,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是有数的。
有的人轻轻松松,有的人担心受怕。
毫无目的的做大量的程序,复印大量的底稿,这是一种掩饰,掩饰自己心中的不安定因素。
这是想通过更多表面的内容,来掩盖实际审计程序的不足和不到位的一种豆腐渣审计。
也许很容易把蒙混过关,但是却像肥皂泡,一戳便破。本文来源:会计视野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热门标签:
CMA考试 CMA认证 CMA培训 管理会计 CMA报考条件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ZHANG

高校法学讲师职称,拥有七年一线课堂教学经验,授课激情幽默、重点突出,课堂氛围活跃。主编《公共基础知识教材》、《公共基础知识教材配套习题册》内部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