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CMA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原因你知道吗?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4-24 15:37
阅读:2042次

CMA在国内的认可度高吗?
这是很多会计人备考CMA前都想弄明白的一件事,毕竟关乎到CMA在自己心中的价值定位,甚至关乎到“要不要考CMA”。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
CMA在国内的认可度
事实上,CMA的认可度是相当高的,CMA具备在经济环境快速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为企业提供推动企业整体绩效的战略决策支持作用,非常符合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也因此得到全球众多企业和组织的深度认可与信赖。
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石化、宝钢等众多大型央企都组织进行过CMA认证课程培训。
CMA项目在中国推广伊始,即受到国资委等政府机构的支持和各类中央企业的关注,国资委已连续三年要求央企带头举办CMA认证培训工作,财政部也已将管理会计列入今后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方向,并将加强管理会计制度建设,加快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你为什么应该学习管理会计?
1、政策支持
与传统的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师在企业价值链的起始阶段,进行着决策前的支持、计划、和控制工作。管理会计师是*有价值的业务伙伴,直接支持着公司的战略目标。随着目前对高质量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强调,管理会计师的作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重要。
那么,为什么管理会计现在那么火热?
“*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这是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余蔚平在上海*会计学院论坛上曾这样说。
而在2014年,有关部委公开发表了《财政部关于*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表达了财政部将管理会计列入今后会计改革重点发展方向的决心。
2016年10月,我国会计权威部门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在“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中高级人才数量,完善会计人才结构,并直接将管理会计列为“行业急需紧缺人才”,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的任务目标。
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在我国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与此而来的,是各行各业对管理会计高级人才需求的急速膨胀。
“这是一个管理会计人才的时代,而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无疑就是这个管理会计时代的佼佼者。”
首先,我们必须来了解一个事实。在美国,90%的财会人从事的是管理会计工作,这个比例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但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财务转型这个必然趋势的到来,会计信息化、共享财务中心、人工智能等信息时代的产物必将淘汰掉现在三分之二的基础财务人员!
虽然美国的现在不一定代表中国的未来,但一定可以带给我们很大的指导意义,谁能够拿到开启未来财会职场之门的钥匙,谁就能够脱颖而出!
美国IMA协会旗下的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认证被誉为财会领域的三大黄金认证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被企业财务高管所认可。
它客观的评估了学员在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经验、教育背景、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道德规范、及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CMA认证能帮助持证者职业发展,保持高水准的职业道德要求。
站在财务战略咨询师的角度进行企业分析决策,推动企业业绩发展,并在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基于此,财政部将CMA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过程中的重点研考对象;而国资委则多次发布红头文件,鼓励下属的央企在内部进行大规模的CMA学习和考试。
CMA同时也是*个由*有关部门正式引进的*具有中英文双语考试的国际财经证书!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外的证书来说,都是*的“国宾级”待遇。
2、市场需求
除了*政策支持,CMA证书已经成为如今的职场敲门砖了。
3、更高薪酬
据IMA协会2018年公布的全球薪资水平调查数据来看,CMA持证者在业内的平均薪资水平比非持证者高出67%!
小编想说考取一门高含金量的证书,绝不仅仅是帮助拿到升职加薪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有足够大的舞台去发挥个人潜力,实现个人价值,希望每个会计人都能如自己所愿。
CMA课程免费试听,点击进入! 限时好课1元抢,注册就送200元礼包!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热门标签:
CMA考试 CMA认证 CMA培训 管理会计 CMA报考条件
2022年CMA最新资料包领取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Andy

ACCA资深会员,CICPA会员,具有27年以上的财务管理和税务领域工作经验,曾先后就职于国家税务机关、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拟上市公司及世界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等各种类型的企业。曾荣获首届“全国税务征管能手”荣誉称号,既具备扎实的经济及财税理论知识,又在该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中外财税理论及法规具有深刻的理解;培训课程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实用性强,总能从独特的角度对财务税务问题进行剖析。善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授课通俗易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