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级会计实务考点:计划成本法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3-04 10:30
阅读:1623次

在日常工作中,材料的收发与结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或者“计划成本法”进行核算。不少童鞋会被计划成本法搞得晕头转向的,今天中博教育为大家重点梳理一下有关“计划成本法”核算材料的重要知识点。
计划成本法,顾名思义要按照“计划成本”来对材料的收发与结存进行核算。
会计科目
这里需要用上的会计科目主要有“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等会计科目。
现在重点为大家介绍一下“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这两个比较难理解的会计科目。
“材料采购”
“材料采购”的借方表示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则表示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表示超支差异,贷方表示节约差异。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所需结转的节约差异,期末余额在贷方则表示所需结转的超支差异。
这里的超支差异是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这里的节约差异是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购入材料
以上这种情况可分为三种情形:分别是“货款已付,且材料已入库”;“货款已付,且材料尚未入库”;“货款未付,且材料已入库”
情形一:货款已付,且材料已入库
借:材料采购—某材料 (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情形二:货款已付,且材料尚未入库
借:材料采购—某材料 (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情形三:货款未付,且材料已入库
借:材料采购—某材料 (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假如材料已入库,发票账单仍未收到到,需要根据材料的计划成本暂估入库:
借:原材料—某材料 (暂估价)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个月需要做一笔冲回的分录: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某材料
发出材料
按照计划成本发出的材料成本,应该由“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这里涉及“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
举个栗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M材料的发出,据统计期末M材料被基本生产车间领用10 000元,被辅助生产车间领用2 0000元,被车间管理部门领用50 000元,被行政管理部门领用40 000元。已知该月月初结存M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00 000元,超支差为22 000元;当月入库的计划成本为14 000元,超支差为21 000元。
原先的会计分录应该是: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 10000
—辅助生产车间 20000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部门 50000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 40000
贷:原材料—M材料 120000
先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22 000+21 000)/(300 000+14 000)×*
=13.69%(超支差异)
后结转差异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 1369(10 000×13.69%)
—辅助生产车间 2738(2 0000×13.69%)
制造费用 6845(50 000×13.69%)
管理费用 5476(40 000×13.69%)
贷:材料成本差异—M材料 16428
时时记住,原材料的借方余额是按计划入库金额,如果材料成本差异是借方余额,表明是补充,说明计划金额还不够,还得补充一些,这是超支;如果材料成本差异是贷方余额,表明是抵减,说明计划金额有多的,得减少一些,这是节约。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相关阅读: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Cherie

CICPA会员,ACCA会员 曾任职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参与IPO、年审、财务尽调等工作,4年+财经教学经验,善于使用体系学习法,立足课堂和课下,了解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被誉为“24小时能量王”。讲干货、讲方法、侧考点。以点带面,删繁就简内化于心,讲解逻辑严谨,归纳总结清晰。 主动了解学生需求,深受学生认可喜爱,所授课程到课率100% ,经济法 课下检测通过率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