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银四来袭,财会人你准备好了吗?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3-01 16:17
阅读:2009次

踩着2月的尾巴,即将开启buling buling的3月,随之而来的是金三银四的跳槽季,对于很多在职人士,估计年终奖到手的那一刻都在盼望着,感觉堆积已久的各种不平终于有个发泄的途径——跳槽!小博真心希望你看完下面这几条建议才做出选择。
1你的薪酬待遇只有在入职的那一刻才是被人力部门以市场价值评估
之后的若干年加薪都是遵循企业内部晋升通道,如果企业加薪幅度赶不上同岗位市场薪酬回报的上涨幅度,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举例说明:
在2012年,某岗位本科应届毕业生起薪2K—3K;但到了2015年,同岗位的本科应届毕业生起薪已经涨到了5K(如果低于5K,面试通知都发不出去)。
如果2012年入职的毕业生小A合同起薪是2K,小A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每年都能拿到30%的调薪(部门上限了,少数),虽然生到了主管,但3年一直在同一家公司,小A的薪酬是4394/月(2000*1.3*1.3*1.3),他已具备三年工作经验,同时,新入职的员工小B是应届毕业生,起薪5K。
小A不想走,部门领导也舍不得放,但部门领导能争取到的调薪上限已经是30%;
小A跳槽的话作为3年熟练员工起薪10K,有管理经验还可以再上浮,但是,部门领导想将小A的薪酬从5K提升到10K将会面对千山万水甚至要高层特批,而外面招一个与小A同资历甚至不如小A的人,只要提一个招聘需求就好。
小A还是走了,虽然部门领导极力挽留,但30%是越不过的坎儿,之后,小C入职了,三年工作经验,虽然能力不如小A,但起薪8K,市场价,童叟无欺,小A也成了下一家公司的小C,起薪更高。
2内部调薪很大比例是看团队的预算
比如调薪标准里60%,剩下40%看KPI。
在那些不直接给企业创造收益的部门,员工个人的表现(KPI)几乎和年底争取到的调薪关系不大。因为无论你多努力,在老板眼里也只有平均水平(即使被你争取到加薪,也只不过再加5%)。
只有你个人能力的提升在人才市场的估值高于老板眼中你带给企业的价值时,你跳槽争取的薪水才会比你内部涨薪要高,而这几乎是必然的。
有时候团队走一个人,老板干脆不再招人,就是因为老板预计之后用市场价招来的人无法给企业创造相应的收益了,干脆不再招人节省预算。
在那些组织结构非常复杂细分的跨国大公司,因为员工跳槽导致整个团队解散/合并事情也是很多的。比如在一个工作团队中,有一些员工是负责另一个系统,因为他们的领导带下属跳槽,大老板又不舍得重新招人,整个团队被打散,员工被分散安插进其他部门。
一个领导的实力,很大程度上是在每年年底争抢预算时体现的。然并卵,争到也不一定用在你身上。
3公司不依赖于你的价值,控制加薪力度是HR在暗示你可以跳槽了
很多员工认为薪资和自身价值成正比,其实不然。
如果你有价值,公司也不一定依赖于你的价值。过分依赖于某个人的价值对公司而言是一种风险,作为管理人员一定会降低这种风险,你一定是可以被替代的,你又不是乔布斯之于苹果。替换你,公司也许会损失一点生产力,但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如果你不提加薪,我也没有理由主动给你加薪,事实上有许多人不会提加薪,默默地干着,作为老板的我不提这茬多好,我主动提这茬,员工都顺坡下驴来给我提条件,我不是吃饱了撑的?
你如果要跳槽,我给你加薪,这会产生一个问题,对老板而言你已经有了贰心,我如果聪明点的话就会快点开始找你的替补,免得你尝到了甜头拿加薪当勒索。
HR的任务并非保证每个员工都获得完全公平的待遇。尤其是办公室政治气氛浓郁的大公司,你的本事是次要的,你的站队才是主要的。如果是人浮于事的那种公司,对HR而言,你加不加薪管我屁事?跳槽走人很正常,*多一个离职面谈,找老板大幅加薪那才是麻烦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给你加薪,加多少?加得比例高了,一旦风声走漏出去,其他员工会眼红,搞得团队人心不稳,那又何必。更何况,许多公司对升职加薪都有严格的规章,除非你升职,否则在原职上的加薪幅度也有可能是限定的,甚至原职的薪水上限都有限制。给你加薪加少了,还是留不住,加的多了,等于破坏公司的规章。
你看,加薪这个事情多麻烦,还不如你走人算了。
再说跳槽,跳槽者较高的工资其实是对跳槽者所承担风险的补偿。
*简单的例子,如果要跳槽的地方和现在工作一样,薪水也一样,去不去?
我想绝大多数理性人会选择不去。
现在的地方是你所熟悉的环境,存在的问题是你所知晓的,因此风险较少,而且即使出现风险你也知道如何控制;而新的地方,因为你不了解,鬼知道有什么问题(比如说上司的工作风格,同事的磨合,客户的刁难等,这些都是在入职前不可能知晓的),因此风险不但是未知的,而且不可预测的,也是不可控的。如果给你一样多的薪水,你不会来。
4CMA是一张*跳槽证书吗?
CMA对于财务人来说,就是一张跳槽助推器。原因不难理解,CMA对财务人就业力提升是*的。
首先,CMA*大的不同在于这是一张国际证书。再者,随着财务智能化不断普及,管理会计不断深入发展,管理会计人员的能力已经越来越被企业、政府认可。拥有这两点优势,手持CMA证书面试一个高薪工作可谓易如反掌。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化和高端化,CMA渐渐成为企业财务高层管理的必备证书。类似经理,总监这样的岗位,不懂国际准则,真的很难发展好。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为高管提供的进修都选择CMA课程,考证只是次要目的,培训才是刚需。
5先跳槽还是先考CMA?
我不建议在职人士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选择跳槽,既然手中没有底牌,即便跳槽也只能是被另一个HR重新评估一遍,然后得到一份待遇与之前相差无几的offer,这样的跳槽意义何在?不要以为换个环境就算赚了,跳槽的目的就达到了,其实只要是基层财务工作,在哪家企业都是一样的加班,收入也没有质的差别。
所以*好的处理方式是先考下高端财会证书,为自己取得一个向高处跃迁“大跃进”的机会,即便是同级别跳槽,至少也能实现收入上的提升。另外,留给准备参加4月CMA中文考试的童鞋,时间不多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学们还需继续努力!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考试问答

Lisa

ACCA会员,CMA持证人,曾负责Marcum BP(美资前十会计师事务所)IPO上市项目。现已任ACCA讲师超过5年时间,责任心强,上课充满热情,授课认真负责有耐心,布置作业上特别负责,答疑及时,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备课充分,吐词清晰,配套的习题讲解和知识讲解细致。借助思维导图,考点把握准确。教学成绩优秀,二本学校方向班UK TX通过率近90%,ACCA精英班曾创造通过率100%
